高校学习十七大体会和感想

高校人本管理的四维度——学习十七大体会和
   促进以人为本,是十六大后新一代领导集体实施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理念与价值取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清晰地凸现出以人为本的执政观。在当前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以及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摆在我国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项崭新的重要课题。高校人本管理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和创新人才,对于推动我国高校整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等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我支部认为,高校实施人本管理是一项内涵十分丰富的系统工程,在以人为本的语境下,高校的管理维度,必须进行一系列重大变革。既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弄清以人为本的内涵和实质,更需要我们从实践上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要求,按照以人为本的价值要求顺利实现高校管理的转型。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首先,以人为本是一种管理的新思维和新理念,是一种价值要求,也是一种文化取向。同时表现了高校管理者对高教本质和办学规律的把握和尊重。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我国高校推行人本管理的根本前提。高校管理必须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管理理念是高校管理的先导和前提。管理理念和价值取向也是高校管理的深层软件要素,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最终决定着高校管理的行为内容和行为方向。因此,我国高校各级管理者首先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意味着高校的管理要以教师为本,一切从维护和实现教师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造就人、成全人、发展人,全面体现人文关怀,充分发扬人文精神,实现教师的全面发展。清华大学王大中校长曾阐述过高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内涵:第一、要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第二、学校教育的本质是一个人文过程,是一个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的过程;第三、在所有资源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第四、不但在学术上发挥专家、教授的积极作用,在管理上也要发挥专家、教授的积极作用。要确立教师在办学治校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这些观点使我们认识到“人”是高校管理活动的核心以及学校最主要的资源,“人”也是管理的主体。总之,高校管理者只有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将其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导向,以人为本的理念才会在管理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相反,如果高校管理者的管理观念没有转变过来,如仍存在官本位思想,追求行政权力忽视学术地位,或习惯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管理学校,强调等级层次而没意识到教师的主体地位,或认为学校管理就是管制和监控而没有意识到学校的管理就是服务,就是创造一个促进人全面、自由发展的良好环境等等。那么,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校管理的实践中就难以贯彻落实,学校人本管理的实施将成为一句空话。这样会在根本上制约着我国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就相应制约着高校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用的发挥。

二、实施灵活有效的民主管理与激励管理

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不意味着就实施了人本管理。人本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在管理实践中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旨在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理念,关键在于落实和转化到高校管理的各项具体实践中。在高校管理实践中,为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提高管理效益,其关键环节在于实施灵活高效民主管理与激励管理。

民主化管理就是一种保证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能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管理目标的管理方式。在我国,高校实施灵活高效的民主化管理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首先,高校各级管理者要在思想上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认识到高校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队伍水平,学校管理工作要面向教育过程,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为教师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学校做出的重大决策,尤其是与教师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必须确保广大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以及审议通过权等,并通过健全一系列具体制度,如职代会、校务公开、合理化建议、平等协商制度等保证民主化管理能切实有效运作;再次,高校的管理运作过程还必须受到有效监督,强化广大教师的监督权。其监督主体既有来自校内的,又有来自校外的,既有来自教师的,又有社会各界的。通过有效的监督,使高校的管理运作接受教师的评判并以最佳的方式实现管理的目标,从而切实保障职工的民主权益、精神文化权益、劳动经济权益以及学生的基本权益。

激励是现代管理的主要职能之一,是人本管理的核心. 人的行为表现和行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受到的激励程度或水平;激励水平越高,行为表现越积极,行为效果也越大.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所谓激励是指人类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为了特定的目标而去影响人们的内在需要或动机,从而强化、引导或改变人们行为的反复过程.就其内容来看,可以分物资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对于高校的激励管理,既要把握时机,又要合理确定激励力度,注意激励内容的优化组合。在重视物质激励(如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在物质上提高职工的工资福利等)的同时,更要重视精神激励,包括晋升、表彰、肯定、情感、信任、关怀、支持等,让教师在精神上得到一种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感。通过激励管理真正为高校创造一个持久而奋发向上的良好局面。

三、积极开展高校管理的绩效评估工作

高校人本管理是否得以实施,实施的如何以及结果怎样,或者其高校的人本管理是否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益和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还必须依靠一个科学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对其进行评价和引导,以有效保障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校的管理实践中得以贯彻。高校管理的绩效评估就是对高校管理人员其行为取得的实际成果的测量和评估。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评估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实施人本管理的重要保障。完善、系统的高校人本管理必然要求对高校管理人员的绩效进行科学的评估,这也是实施人本管理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构建我校管理人员绩效考评体系时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重要因素。

1.把是否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高校管理成败的根本标准。高校的管理、决策、改革等工作应紧紧围绕提升教师的素质来展开,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作为高校管理的终极价值追求。高校各级管理者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在高校管理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措施及其各个具体环节中去,体现出对教师的终极关怀.

2.高校管理绩效评估的主体及方式要多元化。高校管理的绩效评估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高校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如专门性的社会评估机构)等,尤其要重视教师和社会各界的评估意见;其评估方式既有自上而下又有自下而上的,既有由内而外又有由外而内的,既有定期评估又有不定期评估,既有定量的方式又有定性的方式等。这样,就能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与有效性,真正体现绩效管理的人本化取向。

3.高校管理的绩效评估要充分重视教师的满意度。科学确立高校管理人员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是进行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评估的关键环节。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要与广大教师以及相关社会各界进行良好的沟通,明确广大教师的愿望、利益和要求,在此基础上共同确定管理人员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内容(如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评估、工作能力评估、工作态度评估等),而不是有高校管理者单方面确定,这样确定的指标体系才是可行、公正而科学的。

4.要重视绩效结果的运用。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评价结果要公开化,保证其透明度。然后在绩效结果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奖惩机制。奖惩机制是绩效评估的保障,没有完善、科学的奖惩机制,高校管理的绩效评估也就失去意义和价值。 因此,要奖勤罚懒、奖励成功纠正失败,把绩效结果作为评价和考核高校各级管理人员的基本尺度,并与高校管理人员的职务升降、职称评审、收入分配等联系起来,以切实保证管理人员在高校管理的实践中饯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四、着力打造一个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组织的群体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为实现自身的办学目标和理念,而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反映学校特色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在高校师生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的提炼与形成,会在广大师生的思维中产生心里定势,对教职工和学生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也会使人本管理的思想深入人心。我校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高校的领导要发挥表率作用。实践证明,领导对于环境的塑造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高校有效推行人本管理,高校领导首先要率先垂范,注重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如提高自身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里素质、身体素质等,与此同时,高校领导还必须注重强化其人本观念、民主观念、责任观念、效益观念以及法治意识和创新意识等,这些都关系到人本管理的顺利实施,关系到高校的发展与成败。

其次,要注意创造一种尊重和关爱人才的环境氛围。高校管理者要充分意识到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决定一所高校办学力量和办学水平,直接决定一所高校的学术声誉地位以及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学校要出台相关政策向教师尤其是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倾斜,保护和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并从工作、学习、生活、家庭等方面去关爱教师,如在工作条件、职称晋升、生活条件等细微之处去关爱教师,真正做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和用“待遇留人。

最后,还必须健全高校的各项规范制度。制度管理就是运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依靠组织职权进行的程式化管理,其特征是对人的约束是刚性而严格的。制度管理可以为人本管理的实施提供一个有序且规范化的环境和渠道,从外部环境来激发教职工和学生内在的约束力。现代管理实践证明,制度管理在现代社会仍是必不可少的,其关键在于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机融合在制度管理中去。人的积极性的提高,一方面源于有效的制度管理,另一方面也会使制度管理更有效。因此,高校在管理中只有将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刚柔相济,高校的人本管理才能在一个规范化、制度化的环境下最终得以实现。

 

推荐访问:感想 体会 高校 学习 十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