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副局长奉献勤勉先进事迹材料

**,男,**县气象局副局长,工程师,政协**县委常委。2010年1月18日,**同志在赴**县茶坝乡进行防雷安全专项检查途中,突发心肌梗塞,因抢救无效逝世,享年57岁。

**同志1953年8月出生于**县,1969年2月至1971年8月在**县**乡当知青,1971年9月至2001年11月在**县气象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10年1月任**县气象局副局长、工程师,2007年3月任政协**县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自1971年9月参加气象工作,40年来,**同志始终崇尚理想、追求卓越、恪尽职守、勤于奉献,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献给了他钟爱一生的气象事业,用坚守、执着和奉献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荡气回肠的气象人之歌。

业务超群 获得众多殊荣

1971年9月至2001年11月,**在**县气象局工作,先后在探空、地面测报、气象预报业务岗位上工作,担任过测报预报股长。**同志热爱本职工作,甘守寂寞清贫,潜心研究业务,技能熟练,业务精通,但他从不骄傲,始终认真负责,科学严谨,一丝不苟。1978年,在全省探空业务比赛中,**取得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1979—1981年3年中两次获得第一名、一次获得第二名,并且创造了连续3次蝉联 “百班无错”奖的骄人成绩,成为气象系统的一名标兵。由于**同志的求实作风和骄人的工作业绩,他连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劳动模范。

2008年11月,**所在的**县气象局,因在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中贡献突出,被中国气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表彰为气象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尽职守责 工作业绩显著

**同志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心里时刻装着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安危,不怕吃苦,不怕艰险,竭诚履职,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

1998年夏季,**县发生历史罕见特大洪涝灾害,当时通信还比较落后,考虑到县城居民的生命安全,在特大洪峰爆发前夕,**同志连续几天,不知疲倦地亲往城区校场坝等低洼地带,在居民聚居区和零散户,一次又一次地通知人们及早撤离转移。遇到存有侥幸心理和行动迟缓的人家,他就耐心地做思想工作,直到把情况说清、道理讲明、嗓子说哑。事后,人们纷纷感激地称赞他:“要不是**,我们现在的情况不堪设想。**这样的好干部,确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2009年,**县发生“7·16”特大洪灾。时任**县气象局副局长的**,汛前一段时间密切注视天气变化。通过对一系列气象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通过多年来对洪灾汛情发生规律的科学把握,**断定将有持续强降雨过程,防洪形势严峻,立即向**县政府作了汛情分析报告,县领导高度重视。随即,县广播电视台、电子政务网、手机短信等,一切信息媒介滚动发布汛情预警信息,从而为全县防洪救灾赢得了时间,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他的同事们准确、及时、优质的气象服务,再一次得到**县、浙江省援建**指挥部领导们的高度赞扬。

老当益壮 凸显公仆熠熠风采

“5·12”特大地震,让**县成为极重灾区,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一系列繁重的工作,让年过半百的**经历了人生中、也是他生命旅程最后一程的最为严峻的考验。

地震发生后,**同志不顾个人安危,把妻女抛在一边,舍小家顾大家,全身心扑在转移职工群众、抢救设备实施和重要资料、安排职工群众过渡安置、查灾救灾、板房区防雷设施安装调试等工作。夜以继日、忍饥挨饿、顶风冒雨,皮肤晒脱一层皮、体重减了十多斤,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累都受过,什么困难都遇到过,但**同志从不叫苦叫累,总是坚强乐观,激情满怀,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干好每一项工作。全县城乡数十个板房集中安置点,**每个点必亲自去,每个点的防雷安全设施必须亲自把关,甚至常常顶着毒辣辣的日头,同年轻人一样赤膊上阵,抱石头、拉绳子、扶撑杆,干得大汗淋漓,直到把防雷设施安装好、调试好才松手。

常有人问**:“你一个五六十岁的人了,哪来那么大的干劲?”**回答说:“灾后重建有许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干,人手相当紧缺,我是一个干部,不讲一点风格是说不过去的。”**的乐观坚强和冲天干劲在干部职工中起到了良好的表率和激励作用,大家都向他看齐,并尊称他为“拼命三郎!”

灾后重建,千头万绪,**的任务更多了,肩上的担子更沉了。来不及喘息,他又勇敢地迎接新的挑战。

一年多时间里,**全县中小学校、乡镇卫生院、社会福利中心、城镇安居房,以及大大小小的市政工程、民生工程基础设施重建项目多达400多个,让建筑设施防雷安全工作量陡然升至震前的二三十倍。作为副局长、工程师和业界权威的**,以对灾后重建的神圣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以对党和政府、浙江援建人员的感恩之情,以对25万灾区人民的诚挚的爱,常常早出晚归、通宵达旦,不知疲倦的奔忙工作,表现出了一个优秀干部的本色和独具的人格魅力。

从各个项目的方案评审到工程最后竣工验收,尤其是公共设施建筑,具体到每一幢楼,**都事必躬亲,审图纸、查现场、看实体,分析论证、技术指导、施工监督,每个环节都从严把关,绝不放过。对不规范、有隐患的防雷设施坚决要求施工方按标准规范整改,确保防雷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对工作近乎苛刻的严格要求,既让人们对他有几分害怕,更为他赢得尊重。

起初,浙江省援建方为**援建学校、卫生院时,以浙江的地质和气象条件为参照,防雷安全设计存在缺陷。**在检查中发现了这一情况,立即将情况汇报给气象局领导班子,气象局随即向浙江援建指挥部及分布各乡镇的分指挥部发去公函,要求就相关情况进行整改及对后期工程设计提出要求。援建方非常理解并支持这个要求,但施工企业却一时不能接受。**便主动找到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请求他们能够站在灾区人民的立场理解支持,牺牲企业的一些经济利益,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为灾区人民建造安全无忧的新家园,他以个人名义代表灾区人民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同志的真诚和韧劲,最终感动了施工企业,他们纷纷欣然接受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并对所有后期实施的项目重新设计,确保防雷安全。

**许多地方山高、坡陡,路窄、弯急,交通极为不便,加之受地震破坏和频频发生的余震威胁,**和他的同事们在日复一日没有止境的下乡途中,吃尽了苦头,受够了惊吓。一次,车行驶在半山腰上,余震突然袭来,山上一块巨石从前方几米处滚滚落下,差一点就砸在车上,惊出大家一声冷汗!余震过后,随行同志还心有余悸,**忽然模仿起电视剧《乔家大院》里男主角一声“走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接着汽车马达一声轰鸣,大家继续驱车前行。

2009年6月的一天,**带领同事一天内在**马公、石坝等5个边远乡镇穿行跋涉,行程二三百公里,大家直喊快支持不住了,**同志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辛苦,可老百姓生活很难。等度过了这个时期的难关后,一切就好起来了。”大家听了都十分感动。

灾后重建几乎没有节假日,**没有时间回一趟**老家看一看岳父一家,岳父也非常想念**这边的女儿女婿,索性主动到**来。到了**气象局板房宿舍,却见女儿家的房门紧锁,老人想想就走上气象局楼上的办公室。到了楼上,果然不出所料,**在办公室里,不过头枕着沙发靠背睡着了,面前桌上摆着厚厚一摞资料。老人喊醒了**,**睁开布满血丝的眼睛,拉着岳父的手,低声说:“爸爸,我太累了!”忍不住,岳父的眼泪一下流了出来。

深情关爱 为师为父皆称典范

作为专家型的业务骨干,**撑起了**气象工作的半壁江山,但是他毫不保守,总是慷慨地将自己的知识本领传授给年轻人,倾力培养后备人才。

青年职工王颖杰,2008年7月安排到**县气象局工作。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缺乏业务基础,没有工作经验,王颖杰一度很着急。**给王颖杰打气说:“别着急,你们年轻人有文化,又懂得电脑技术,只要肯学、肯钻研,要不了多久就上路了。”下乡时,**带上王颖杰,在工作实践中手把手教他;回到气象局,**找出他几十年收集整理的气象信息资料,对王颖杰进行案例分析指导,并借助计算机同王颖杰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交流;同时,**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放手让王颖杰独立完成某些工作,他则帮助审核方案、过程监管和结果评价,俨然承担起一个实习指导老师的责任。不知不觉,王颖杰业务很快成熟了。**欣慰地说:“看着年轻人进步成长,气象事业后继有人,我打心眼里高兴啊!”

**大女儿邹茜,从小受到爸爸的熏陶和影响,2009年大学气象专业毕业,在**县气象局做了一名临时工。**勉励女儿说:“我工作了一辈子,没有什么资本,唯一就是对气象事业充满热爱。因为热爱,所有一直努力工作、勤于钻研。希望你也要做一个脚踏实地,讲求上进的人,多在工作上努力,多为国家作贡献。”邹茜牢记**的话,工作学习一起抓,受到同事们的好评。一旦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她就通过电话或QQ聊天室向父亲请教。**父女情深,成了一对忘年交。**不幸殉职后,女儿邹茜说:“爸爸是我人生的导师,行动的楷模。我要继承他的遗志,把他未竟的事业干好,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40年辛劳不寻常,风霜砥砺阅沧桑。此生合是公仆味,人皆称道邹局长”。**同志走了,带着对他热爱一生也为之奋斗一生的气象事业和朝夕相伴亲密无间的同志们的无限眷恋,带着对未竟事业的遗憾走了,但他崇尚理想、追求卓越、恪尽职守、勤于奉献的气象人特有的精神境界,豁达坦荡、坚强乐观、友善待人、勤勉做事的人格风范,永远激励着他的同事亲友们为了加速美好家园重建、不断赢取事业新辉煌而不懈奋斗!

推荐访问:勤勉 副局长 气象 奉献 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