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高扬程提水灌区水价调整空间浅析(樊永清)

 

摘要:黄河上游高扬程提水灌区是我国大型灌区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提水扬程高、水价成本高、种植农业产出低、农民水费承受能力差,尽显劣势,但它为改善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外部经济性。本文以甘肃兴电灌区的运营现状,水费成本,水费在农业生产成本中的比值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经营管理和在水价改革中的见解,值得参考。

 

黄河上游甘肃境内的高扬程提水大型灌区,以其提水扬程高、水价成本高、种植农业产出低、农民水费承受能力弱而形成强烈反差,具有其特殊性。在实施水价改革中,对这类灌区的供水生产成本、种植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民的水费承受能力进行认真调研,确定较为合理的政策水价,既维持提水工程正常运营,又保证当地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甘肃省白银市兴电灌区为例进行一些分析和探索。

 

1 灌区概况介绍

 

1.1 区域自然条件。兴电灌区位于甘肃和宁夏两省交界的靖远、平川、海源、中卫四县区接壤地带,区域内盆地开垦耕地面积4万hm2,土层深厚肥沃,但无可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降雨量仅有180——220mm,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多集中在7——9月份,不仅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而且区域内15万人口的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提水灌溉是当地人居的必备条件。

 

1.2 工程规模。工程始建于1976年,1984建成通水。设八级泵站提水,总扬程439.75m,净扬程407.3m,安装水泵机组设备82台(套),装机容量60810kw。工程设计灌溉面积2.012万hm2,提水流量9.6m3/s,年最大提水量12000万m3,有干支渠45条、273.42km,斗渠487条、703km。

 

1.3 工程现状。兴电灌区1999年被国家计委、水利部列入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实施单位,经过5年实施,2003年底有效灌溉面积1.77万 hm2,实灌面积1.4万hm2。当年提水7260万m3,斗口供水6682万m3,收缴水费1620万元。灌区粮经作物播种面积1.33万hm2,总产量9252万kg,种植农业产值12429万元。

 

1.4 工程管理体系。灌区管理单位兴电工程管理局隶属白银市人民政府,为县级建制事业单位,下设机关科室14个、水管所7个、泵站8个、变电所3个,共有运行管理人员430人。另有承包经营的处属企业化管理单位6个,从业人员103人。灌区支渠以下末级渠系管理引入“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建立以渠系水文边界划分的农民用水者协会65个,初步形成了农民用水者自主管理体系,解决了搭车收费、加价收费、截留挪用水费等问题,水费实收率达100%。

 

2 供水成本费用核算、水价确定及分析

 

2.1 成本费用核算。经当地政府物价、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核算认定,灌区近几年的供水生产成本费用分别为:1997年0.33元/m3,2002年0.368元/m3,2001年0.377元/m3,2002年0.41元/m3。2003年固定资产按原值计算,不考虑物价指数变动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重估,成本费用为0.345元/m3。说明高扬程灌区的供水成本费用高于全国一般灌区数倍之多。

 

2.2 水价确定。经当地物价、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报市政府批准,兴电灌区的农业供水价格分别为:1995年0.12元/m3(斗口计量,下同)、1996年0.20元/m3、1998年0.24元/m3,考虑到当地农民的水费承受能力,自98年以后再未调整过水价。

 

2.3 成本费用与执行水价分析。导致供水成本费用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三项,一是生产电价上涨,2000年电价由0.03元/kwh上调到0.04元/kwh,平均每年多支出电费130余万元,电费支出达到水费收入的43%以上;二是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后,新形成固定资产较多,固定资产折旧费、大修理费相应增加,由2000年的969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1358万元;三是生产管理人员政策性调资致使人员工资增长较快,由2000年的317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492万元,增加175万元。2002年与2000年相比,成本费用上涨690万元,而斗口供水量基本持平,成本费用由0.368元/m3上涨到0.408元/m3,上涨11%。

 

执行的政策水价与供水生产成本、费用的比例,1997年60.6%、2000年65.2%、2002年58.7%。2002年与2000年相比,水价与水费成本的比例下降6.5个百分点。

 

3 灌溉费用占种植农业生产总物质费用和产值比例

 

2003年和2004年,灌区管理单位组织人员对灌区农户进行了水费支出及农业生产成本、产值抽样调查。调查测算结果表明,2002年灌溉费用占种植农业产值的比例为20%,灌溉费用占种植农业物质投入费用的比例为35%;2003年灌溉费用占种植农业产值的比例为15%,灌溉费用占种植农业物质投入费用的比例为33%。比例变动的原因是2003年与2002年相比主要农产品价格略有上涨,而生产资料价格变动不大。说明本灌区灌溉费用远远高于全国一般灌区,农民对水费的承受能力已经达到没有增加的余地(附表3.1,2003年兴电灌区灌溉费用占种植农业物质成本、产值比例)。

4 降低灌溉费用提高产值的途径分析

 

4.1 兴电灌区在建设时期就考虑到水价成本高、农民承受能力差以及黄土深层渗漏严重、冻涨破坏等问题,所以干支渠全部采用砼预制构件衬砌防渗,在斗渠配套中利用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资金也全部用砼预制构件衬砌。1999——2000年当地政府利用低息、无息贷款支持灌区农民再衬砌斗农渠500多km,实现了土斗渠不跨世纪的目标。在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中,对干支渠部分渠道又进行了隔水材料防渗改造,目前,渠系水利用率已到69%。当前,需对老化失修部分干支渠及斗农渠延伸渠道进行衬砌,进一步减少输水损失。

 

4.2 灌区70%的种植面积采用地膜覆盖种植,田畦面积均在1亩以下,常规节水措施基本到位。目前,每亩年净灌溉定额为300m3,斗口灌溉定额379m3。但由于黄河水泥沙含量大,投入资金困难等因素,除大棚蔬菜采用棚内滴灌外,高新技术节水推广面积很少。扩展投资渠道,发展高新技术节水灌溉面积是灌区节水的又一个方向。

 

4.3 从提高农民对水费承受能力这个角度考虑,主要是发展成规模的高产优质高效经济作物,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增加饲草种植面积,并进行秸杆转化为饲料,发展养殖畜牧业,变粮经二元经济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结经济结构;在灌区扶持发展农产品收购、加工、运销企业,畅通销售渠道,提高附加值,从以上三个方面增加灌区农民收入。

 

5 结语

 

黄河上游高扬程提水灌区是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为解决当地农民温饱问题而采取的一种改善人居环境的措施,对此既要看到其劣势,又要看到其外部经济性,如改善自然条件,抑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解决当地人民的生存问题、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等。为了使这些灌区维持正常运营,必须以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提高管理水平,控制成本费用上涨;水管单位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发展高新技术节水灌溉,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逐步提高水价。同时政府要考虑对水管单位给予适当的政策性补贴,使水管单位积累更新改造资金,从而使其步入自我经营、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营轨道。

    

推荐访问:扬程 灌区 黄河 浅析 水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