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构筑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制度(王景龙)

 

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主要是人的行为。人必须进行满足生存要求的生活、生产、消费活动,而这些活动必然要对环境造成影响。如果人按照生态规律行事,对环境的影响不超过环境的许可程度,人与自然是可以和谐相处的。如果人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就要破坏生态平衡,甚至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

——人类的生产方式、经济模式,形成了人对自然环境的行为趋向。不顾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只满足追求高利润的生产方式和积累财富的经济增长模式,必然要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社会的收益分配制度、资源和财富的占有制度,决定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模式。生产活动获取的物质财富由自己收益,污染破坏环境的后果由公共承担,这样的损益分离必然导致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以刺激消费、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增加收益为核心价值趋向的传统经济学理论,为只顾经济利益不顾环境利益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风靡世界多少年的传统人权观对环境权的漠视,导致社会的分配制度、资源和财产占有制度以及为这种制度服务的国家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秩序对人的环境权保障的缺位。

我们就是要从根子上找到疾病之所在,把扭曲了的矫正过来,走一条正确的道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做理智人 绝不走到增长的极限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环境。从人类与自然界相处的历史进程来看,可以分为3个阶段:

一是自然人阶段。这一阶段是从人类诞生到工业化以前,以人类的简单生产活动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为特征,基本上是人与环境处于自然状态的和谐阶段。

二是利益人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人类已不满足于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而是以追求利益和集聚财富为主要目的进行生产,人类对地球环境资源过度攫取带来的破坏与日俱增。

三是理智人阶段。这一阶段是从现在开始的一个新阶段。它将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的终结,代之而起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以人人都平等享用资源、享有环境权的人权思想为价值基础,根据资源的供给情况和环境承载能力布局产业,合理安排经济发展,对社会收益进行公平分配、限制过度消费的新的社会经济秩序。

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谐、环境需求与物质需求相得益彰之路,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在我们前面,已经有相当多的人在探索和实践如何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怎样增产节约,怎样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修复,并且有了成功范例。莱茵河与泰晤士河,曾经是污染十分严重的河流,伦敦、洛杉矶曾经是大气污染十分严重的地方,经过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治理,现已有了好转。中国针对北方地区草原破坏、荒漠化所采取的禁牧和植树种草措施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呼吁保护环境,关注这一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大事。从上世纪70年代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开始,全球范围内共同保护环境的行动迈开了步伐。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面对发展与环保的双重压力,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方针。这不仅对13亿人口的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全世界也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理性运筹 转变生产方式

理性对待自然,说到底,就是要理性把握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生产方式,从愚昧对待自然、掠夺式野蛮对待自然,转变到遵循自然规律获取生存发展所需物质的文明对待自然上来。

这就要求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生态和谐是指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和谐共生、动态平衡的状态。处在生态链上最高层级的人类,对生态链的作用和影响最大。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就是要把人类的生产行为、消费行为引向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方向。

一、按照生态环境要求合理布局产业,取得环境保护与产业布局之间的平衡

现实中生产与环境的矛盾与冲突,相当多的情况是由于生产布局不合理造成的。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靠合理布局。长期以来,生产力布局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传统经济学的生产力布局因素,主要考虑的是资源(原料)、交通、市场、劳动力等因素,而未将环境因素纳入,因而造成了产业布局与环境的矛盾。合理布局产业,就要把环境因素作为具有否决权的最重要因素,纳入整体布局因素中考虑。

不同的生产活动,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的影响。也就是说,产业的多样性、生产工艺、装备水平的差别,决定了对环境影响的不同。同时,不同的区域,由于气象、水文等自然因素不同,抵御环境影响的能力也不同,对经济活动的承载能力也不同。生产布局是人类与自然发生关系的最基础环节。科学合理地安排人类生产活动,要做到既不对环境造成危害,又给经济活动提供空间,就要求我们制定一套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体现环境优先的国土开发利用规划,因为它兼容了生态功能区划和经济区划,我们把它称作生态经济区划。

生态经济区划是以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为前提,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和约束条件,根据区域国土范围内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位特征和科学技术水平、社会文化等状况,使生产活动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进行产业、人居等人类活动区位的布局规划。生态经济区划在产业布局的层面上体现了理智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

对一个地方、一个区域进行生态经济区划,首先要进行生态功能区划,明确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并对不同的生态功能区提出与之相适应的保护要求。然后以生态功能区划及其保护要求作为基础,进行区域的经济功能定位,使产业布局以生态环境不受到污染破坏或已受到污染、破坏的能逐步恢复为前提,把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使环境和经济在合理布局中协调发展,满足人们的环境与物质两种需求。

二、按照环境容量控制排污量,从适度排污中取得平衡

环境的自净能力说明环境可以销纳一定程度的污染。在一个区域或流域满足人类需要的环境质量的许可纳污量,就是环境容量。我们提出环境容量的概念,就是要在环境质量与排污量之间建立相容共存的桥梁和纽带。只有用环境容量总量控制的方法,才能将排污与环境统筹起来。

实行环境容量总量控制的总体思路是:以区域或流域的环境质量要求,测定其环境容量,即这一区域或流域可容纳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再将排污总量分配给区域内的各排污单位,使各排污单位叠加的排污总量不超过环境容量,超过的就要通过对污染源采取关、转、治、迁等措施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用环境容量控制这一中间环节,一边连着生产,一边连着环境,使两者得到平衡。要以保障

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控制环境容量总量为手段,实行现有排污量与削减量、新增量的统筹规划、统一调配的管理制度,把环境管理科学化、系统化、定量化,使环境质量目标与对排污的管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环境与排污的平衡,达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三、科学进行产业划分,建立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

传统的产业划分,是将农业划分为第一产业,将工业划分为第二产业,将服务业划分为第三产业。这种产业划分方法和理论是纯经济学的东西,它有过积极的一面,但也有着明显的缺陷。一是没有把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纳入。第三产业中也有污染环境的问题,第二产业中也有不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产业。二是随着科技进步,各产业已在相互交融,已无严格的界限。比如现在相当多的企业已将研究开发与生产融为一体,很难分开,还有一些产业如信息产业,本身就是将科研与生产结合在了一起。即使是第一产业的农业,其种植养殖的机械化、规模化和种养加一体化,也很难分出一产与二产的界限。因而,我们很有必要对旧的产业划分方式进行扬弃,为新的产业划分注入环境影响、资源消耗的内容,以便为经济形势的科学分析、产业政策的制定打好基础。

新的产业划分方法可划分为3类产业,分别为无影响产业、少影响产业和重影响产业。

1.无影响产业,指生产活动对环境无影响或影响很小、资源消耗低的产业。如生态农业、工业产业中的无污染产业,原料、废物循环利用而不排污产业、服务业中的无污染产业。

2.少影响产业,指对环境有一定影响且较容易治理,不至于破坏环境的修复能力、自净能力和生态系统平衡能力的产业;社会贡献单位资源环境损耗量小的产业。

3.重影响产业,指对环境造成较大或重大影响,治理难度大,对社会贡献单位资源环境损耗量大的产业或企业。

这样进行产业划分,目的是为了科学地评价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形成环境、经济和谐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它的功效是:

第一,科学评价产业结构。以传统经济学理论评价产业结构,主要是看产业门类间供求是否平衡协调,调整产业结构主要是解决某些产业发展不足或某些产业过热、过剩而影响整体结构问题。而以新的产业划分方法来评价产业结构、主要回答的是生产与环境是否平衡、协调以及包括环境在内的各种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的问题。

第二,实行正确的产业政策。制定大力发展无影响产业,适度发展少影响产业,限制或淘汰重影响产业的产业政策。在具体的管理中,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保护资源环境的要求,在不同的时期,确定各类支持、限制、淘汰的产业、产品、工艺、设备名录。

第三,优化产业结构。根据环境许可、资源供给及社会需要三者结合,配置资源、布局产业,形成三者兼顾、平衡协调的经济结构。特别是重影响产业绝不能只服从市场需求,更主要的要服从资源环境的许可。努力使重影响产业通过提升技术和装备水平变为少影响产业。逐步形成无影响、少影响产业比重越来越大的良性产业结构。

四、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资源浪费与污染物排放是同时发生的,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一些资源没有转化成产品,而是成了废物。实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发展的最佳生产模式。

实行清洁生产就是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它遵循的理念是产品的生命周期即从出生到坟墓的生命全过程,都是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是清洁的。这就要求从研发、设计开始、其生产过程、使用过程,直到生命价值消失变为废物的全过程,在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选择、加工及使用过程上都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或者产生了的废物作为资源再利用,当产品的使用价值消失之后,它也不能成为污染环境的废物,也要作为资源再利用。

循环经济是扩大的清洁生产。它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在生产、消费的全过程实现减少资源消耗、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它将废物的再生利用扩大到了企业与企业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覆盖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使资源的再生利用范围尽可能扩大,从而形成资源利用的循环流程。在这个循环中,人类将可利用的物质通过各个环节的加工、再生、再加工、再利用,扩大了资源的利用效能,既节约资源又保护了环境。因而,清洁生产是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型的经济模式。

科学发展 建立人与自然新秩序

对资源环境的生产方式,取决于这个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以及以占有、分配制度为基础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一、建立资源环境共有制度

每一个人生活在地球上,都有利用地球资源环境满足自身及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权利,这是天赋人权。地球环境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人人都有公平享用、利用的权利。我们现在看到的人类对资源环境的占有分配私有制是不正常状态。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活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私有制是造成社会不公平、产生阶级矛盾的根源,提出了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理想。沿着这种思想轨迹,在今天人类的生产活动与环境资源矛盾凸显的情况下,使我们从人类生产力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层面上,看清了确定资源环境全社会共有的本质,是解决生产力与资源环境矛盾的基础,也是建立新的社会、经济秩序的基础。

要在法理上明确资源环境为全人类共有的同时,逐步革除以私有制为基础建立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分配和消费制度中的不合理部分。但是,资源环境为全人类共同所有,不是对原始共有制度的简单恢复,也不等同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二、实行资源环境统筹安排与市场经济相统一的综合经济制度

综合经济是指以资源环境的共有制为基础,以资源环境要素的统筹安排、合理配置为前提,以市场化运行为主体的经济模式。它既区别于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又区别于完全的计划经济,是取二者之长,避二者之短,并加以改造提升的经济模式。

第一,实行对资源环境利用的统筹安排

在特定历史阶段,根据生产力水平,对资源环境的利用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实现供给与需求平衡,利用与补充平衡、损耗与修复平衡、排污与治污平衡、开发与承载能力平衡。根据可补充、可修复的能力,分配可资利用的环境资源。这样做,就从资源环境宏观配置的高层位上,奠定了平衡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共处的基础。这样统筹安排要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统筹安排的对象,仅限于资源环境的范围,而不能深入到生产资料领域。

二是统筹安排要分层级进行。对资源环境利用的统筹安排,要根据拟安排的资源环境要素利用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与损耗大小,在区域、国家及全球范围等多个层级实施。低层级的统筹安排服从于高层级的统筹安排,即局部服从国家、国家服从全球统筹安排。全球性的安排,要充分尊重国家主权,可以统筹安排禁止或允许开发,但不可强制开发。

三是开发利用资源环境要素要有偿取得在统筹安排下的资源环境利用权。资源环境利用权包括资源利用权和排污权。排污行为是利用环境容纳消化排放的污染物,也是一种环境利用。资源环境利用权的取得,是资源环境统筹安排的具体化。也可以采用将可资供给的资源环境要素利用权以公开拍卖形式提供,或以开发利用者申请,由地方政府、国家批准的形式,付费取得。资源环境利用权有初始权性质,只决定了利用的资格,不排除在利用过程中承担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其他义务。收取的初始利用权资金,用于对环境的治理修复,用于对接替资源的开发研究、生产、利用补贴。

第二,实行市场运行综合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特点,利用市场的调节和竞争机制增强活力,提高效益。

一是资源环境要素通过统筹配置转化为生产资料,进入生产经济活动过程,已具备了与其他生产要素相同的市场经济要素特性,具有了充分的自由活动空间,按照市场需求自由活动、自由定价。通过市场调节和竞争,形成强大的活力,取得不断提高的经济效益,生产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产品。并在市场调节和竞争中,提高产品转化率,降低消耗,提高效益,减少排污。综合经济的市场运行不同于传统市场经济的地方仅在于,资源环境要素不能自由进入市场,不能成为任意抢吃的“大锅饭”,而必须是在统筹安排下有偿取得利用权,转化为生产资料时,方可进入市场。

二是在生产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必须充分注意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满足环境保护和市场需求。在这一点上,它又区别于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环境效益的传统市场经济。

三、建立公平的分配制度和消费制度

自人类社会进入对生产经济活动的收益分配以来,参与分配的要素是资本、技术和劳动。从事实上看,这里缺失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生产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利用和影响。事实是,任何生产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资源环境,一方面要利用资源环境,另一方面要对环境造成影响或损耗。换句话说,就是生产经济活动的增值与收益,资源环境是做出了牺牲和贡献的。因而在生产经济活动的核算与收益分配中,不将这一重要因素纳入是不合理的。这就是导致生产经济活动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环境效益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将其矫正过来,在实行综合经济模式的经济核算和收益分配时,既要有资本、技术、劳动要素,也要有资源环境要素。

关于收益分配模式,在具体操作中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资源环境利用及影响在分配中如何确定份额和参与分配的问题。由于不同的生产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利用和影响不同,因而可按不同的行业对资源环境的利用与影响区别对待。对每一个行业经过测算,并根据当时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环境要求,由政府分别制定参与分配的份额。

二是收益分配得到资金的用途问题。这是收益的二次分配。这笔收益是从经济得益人的手里切来的一块,主要是体现经济得益人与环境受损人之间享受资源环境的平等问题。二次收益分配应当主要用于当地环境保护和改善,并对受到影响的人群给予一定补偿。

三是区别资源环境利用影响收益与有偿取得资源环境利用权的问题。资源环境利用权是一次性付费,取得的初始利用权,是解决利用资格问题。环境资源要素进入生产经济活动过程,已转化为生产资料纳入了成本投资。应当注意到的事实是生产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利用远远超过了取得初始利用权的那一少部分资源环境要素的范围,所以参与收益分配的资源环境利用与影响是一个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全过程中对更多更大范围的资源环境的影响,是初始利用权所不能完全包括的,所以在生产经济活动中所做的牺牲和贡献就用参与收益分配来回报和补偿。

建立这样的收益分配制度,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使用分利的手段,切中收益这个要害,抑制了靠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的不当收益,抑制了高消耗重污染产业的扩张,同时又体现了资源环境共有和平等享用的原则,保留了原来分配制度中多劳多得的合理成分。

在建立公平的收益分配制度的同时,还应当建立公平的资源环境利用消费制度。一般情况下,收益水平与消费水平是紧密相关的,而消费即意味着对资源环境的利用和损耗。要确定资源环境利用的人均观念,限制个人的过量消费,特别要限制对环境资源损耗大的消费。要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资源环境的统筹安排,建立人均消耗资源环境的评价、调配制度,设立人均标准和最高限制标准,如设立人均能耗标准和个人最高能耗限制标准。对超过最高限制标准的采取限耗措施;对超过人均消费标准的,征收超额累进的环境资源消费税。

转变传统人权观 确立环境权益观

如果说盲目追逐利润、集聚财富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理论造成了环境与发展对立的经济模式的话,那么传统人权观中环境权益观的缺失,是导致这种脱节和对立的思想基础。要建立社会经济新秩序,必须扫清思想价值观上的障碍,对人权观这个建立现代社会经济制度的思想基础进行深刻的剖析以正本清源。

人权是什么?就是保障人生存发展的对外部世界的基本要求,这些条件的缺失,即意味着人的生存保障条件的缺失,这些条件受到损害,即意味着人的生存发展受到损害。因此,人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享有这些权利。这就是天赋人权。

一个人来世间走一遭,他所需要的人权是多层次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处于人权核心位置的是人的生命与健康权,而环境权是除了这个核心权利之外居于第一位的基本权利。因为,没有一个环境空间,人体生命就无法存在。环境就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一切自然或人工的自然要素的总合。它随着人的活动范围扩大而扩大。人的环境权维持了生命的最基本需求。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环境,滋养了人类,没有环境就没有人类,毁掉了环境,就将毁掉人类。

人权思想,是以人的权利观来提出人的物质、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必要条件。随着财富的积累和生产力的提高,资本调度、组织生产的能力越来越大,赚取财富的手段走到一个极端,即对环境资源的污染破坏。这是人权思想内容的缺失导致了人类发展方向的偏离,导致了以下不良后果:

第一,人们高举着“自由”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旗帜,以敛财为目的,对环境资源进行掠夺开发,造成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侵害了人们的环境权利。

第二,由于人的环境权被忽视,导致了人捍卫自己的环境权益的观念淡薄,行为软弱。当环境权益受损时,也只是归到人身权、财产权的范围去诉求和抗争,而未从环境权本身去维护和抗争。

第三,人权观中环境权的缺失,从思想理念价值观的制高点上引导、控制着思想理论,形成了不利于保护环境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保护并促进了占有财富、发展经济对环境的破坏行为。同时也使人的环境权得不到有效保障。

时至今日,严峻的环境问题已赤裸裸地摆在面前,如此下去的严重后果也展现在眼前。这样的现实存在,促使人类的思想认识也同步发展与升华。环境权是人的最基本的生存发展权利。人人享有获得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环境权利。人人都有平等享用环境资源的权利,不允许任何人有过量消费资源的特权。人人都有自己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求停止损害、获得补偿的权利。就像资产阶级的人权思想酝酿了资产阶级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社会秩序一样。环境人权思想的确立,它所表达的价值观趋向也将引发人类思想观念的转变,进而引发经济秩序、社会制度等一系列的变革。人类应该以共同的行动来约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建立人与自然及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新秩序。

(作者系山西省环保局副巡视员)

要点提示

人应当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以生态链上一员的谦和态度,与自然界融为一体,和谐相处,而不能主宰自然、掠夺自然。只要明确了科学发展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就为建立人与资源环境和谐共处的新秩序奠定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经济、社会新秩序的基本框架是环境资源的共有制、综合经济制、收益分配的公平制、消费的适量制。

编辑心得

从现在起今后的50年,是决定人类与资源环境怎样相处、走什么路的关键时期,也是决定人类命运的关键时期。现在是人类在痛定思痛中选择走正确道路的时候,要坚决抛弃靠浪费资源、牺牲环境换取经济效益的增长方式,走理智、科学、和谐、协调发展之路,给人类的发展开辟一条新路。

    

推荐访问:人与 构筑 中国 社会制度 自然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