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绿色中国”第十一届论坛演讲摘登

 

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组成部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发展战略,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这次论坛邀请了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与企业家相聚在一起,共同研讨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这对于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编者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

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的生态文明应该说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也是最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一种思想是合时而物,这包含了和谐。

古代人能够知道自然的本性,顺应自然的本性来发展,同时在认识自然本质的情况下,能够顺应事物的发展,因地制宜,因时而节,这样才能够繁荣。像大禹治水便是对自然有了这样的认识才取得成功的。

古人把自然看作是生物体,水火、草木、禽兽是有气、有生、有知的,人类应该和自然建构一种道德、审美的和谐关系,而不应该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我们对于自然的破坏,都要受到报复。人类和自然共同生活在宇宙空间中,也共生在一个地球上,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维持生命的空气、水等事物,也提供了一个生存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地球确确实实对人类来说是一个风水宝地,对于这块风水宝地应该爱护它,同它建构一个道德的关系。

儒家有这样的思想:人和自然是一种生命体的统一,自然是人生命的父母,是养育我们的父母。如果这样看,我们和自然之间就有一种情感的、亲情的、生命的、智慧的一种沟通。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房宁:

生态社会主义的现实与未来

现在的环境或者叫环境保护或者叫生态主义,终于能够被我们的社会主流所接受,被党和政府所接受,上升成为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最终会变为亿万人民的自觉行动,这就是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为“由绿变红”。

环境问题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也不是一个文化问题,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就要改变思想,改变社会政治文明,最终落实到制度上,这才是环境事业的正途。

马克思主义也在实践中发展,原来希望通过消灭资本主义制度,通过计划经济实现经济更大的发展,但是现在发现马克思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还没有彻底的决裂,彻底的决裂就像共产主义宣言讲的要和传统观念做彻底的决裂,这是生态社会主义的彻底决裂。生态社会主义看到社会的进步不可能建立在生产无限发展的基础之上,即使生产可以无限的发展,也仍然无法达到社会主义的彼岸。因此,社会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改变人类,提升人性或者叫改造人性,就像马克思所说,整个历史无非是人性不断地改变而已,社会主义就要做到这一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余谋昌:

环境哲学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

环境哲学是一个新的哲学形态,它起源于环境问题。

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有价值的,其它生命和自然界是没有价值的。但是,环境哲学认为不仅人有价值,而且生命和自然界也有价值。它的主体论、思维论、价值论同传统哲学是不一样的。

环境哲学是一个新的哲学形式,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有目的的,环境哲学认为不只人有目的,生命和自然界也有目的,生存就是它的目的。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人以外的东西都是客体,都是对象,环境哲学认为不仅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都有主动性。所有的事物都有主动性,也就是说所有事物都有创造性,创造的所有价值都是生命和自然界主动创造的。

我们承认人、生命和自然界的特性是不同的,是分层次的。环境哲学是现在的主流哲学。新的时代需要有新的哲学,环境哲学就是这种哲学。所以,环境哲学作为新的哲学形态,它对建设人类的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叶文虎:

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

企业是当代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活动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最活跃的元素;企业发展的主导要素随时代演变;企业沿生态化与人性化方向发展,是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自身发展的唯一选择。

工业文明时代的企业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存在着两大难以缓解的基本矛盾,而且其危机更加严重。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并在全人类得到广泛的认同,是人类为得到更好生存状况所决定的,是内在的东西。它是对工业文明所产生的危机进行深层次思考后而得到的结果。生态化和人性化恰恰是针对这一问题而提出的,它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问题。这个特征同时是继工业文明后必然出现的环境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基本标志,企业在文明社会的过程里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企业家将会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出更多的经验和模式。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执行董事盛洪:

人与自然和谐的中国文化传统

天人合一可以有很多的解释,首先是一种文化,一种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看法。这种看法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这种平等关系是和谐的关系,它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意味着可持续发展。我们既然有这样一种文化观,就要努力达到这样一个目的。达到这个目的还需要有某些具体的手段,同时我们也需要从自然中获得,这也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有这种文化观,而且有从自然界中获得的启示。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观念,还是一种方法,最后要做到既生存、发展,又要保护自然环境的健康运转。

我们要采取多种手段约束自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孟子也讲“数罟不入污池。鱼蹩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如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就是天人合一的观念,既有观念也要有手段。所以,我们今天要吸取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形成今日的人与自然和谐,建立可持续发展制度,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

中国的能源战略和可持续发展

制订绿色能源战略是调控人和自然关系的突破点,中国因为人多,总量需求特别大。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始终要把能源的节约,节约的思想、节约的文化、节约的技术、节约的政策以及节约的每个环节放在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行业的面前,始终保持节约型社会作为我们最基本的出发点。

2006年9月7日我国发布了首份绿色核算报告,结论指出2004年中国环境污染造成了500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占当年GDP的3.05%,这个算法基本上体现了中国目前的生产状况,但是从学者的角度来看,恐怕这个数字还有点保守,但本质是一样的。大家应认识到如何能够在经济增长、社会财富积累的同时,保持、维护、保育,生存发展的家园——我们的地球,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国家环保总局环评司牟广丰:

逼出非新型工业化体外循环的怪圈

逼是被动的,走是主动的。我们这么多年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用信息产业改造一些传统产业。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污染、低消耗,高产出、高效、高附加值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它是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先进的生产力必然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而不是我们现在传统所说的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先进的生产力应该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同发展的一种能力。

据国家宏观研究院产业经济所提供的信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创造的价值仅占GDP产值的5%左右,现在就形成这样一个怪圈,一缺电就要挖煤,挖煤运出来就要修路,修路就要用钢材、水泥,用那些钢材、水泥又要大规模地耗电,就又形成了缺电,挖煤、修路、发电,然后就是再缺电、再发电的恶性循环。为此,我用一个“逼”字,就是说要逼着我们走出体外循环的道路,这个“逼”首先必须靠环境保护、靠环境影响评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体改所研究员高梁: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问题

目前需要重点加强的工作是:抓紧技术创新,在重点行业加快节能、节水、降耗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推广;督促大型骨干企业加强管理,尤其是加强节能、节水、节材的技术工作;完善政策机制,加快资源型产品的几个改革,重点推进水、电、热、天然气等价格机制改革,研究制订有利的财政政策,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税收政策,研究建立生产者制度等有关政策;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重点宣传行业和企业的典型案例和经验,提高全世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感,倡导节俭、文明、适度的消费理念。总之,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发挥企业界、科学界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通过各界的共同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协调的节约型社会。

财政部财政科研所所长贾康:

对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初步认识

所谓绿色经济是一个行政的表述,包含着环境友好型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的取向和特征。经济增长本来的目的是增加人类的福利,但是幸福、福利有短期和长期之分,局部和全局之别,可持续和不可持续之分。为了短期的利益污染环境是与绿色经济取向背道而驰的非人本主义的虚幻增加,我们可以把环境友好型的经济模式称为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开放已经27年,日益凸显的重大矛盾问题,就是粗放型非绿色模式发展产生的资源约束、环境约束,带来的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如果坚持绿色经济的取向来缓解和克服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中国的现代化大业就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们应该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趋势中卓有成效地吸取他国的经济教训,尽量少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潘家华:

转型中的环境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属于经济学,经济学是稀缺资源的效率配置。环境资源是稀缺的,它应该有产权界定,界定后就转变为私产资源,就不是公共的了。美国有一个好例子,可以有一个协定,分配你可以往大气排放多少污染物,就可以排放多少,把公共资源转变为有产权界定的私人资源。

一般人认为治理环境污染并不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实际上环境物品和服务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保护了环境就可减少社会成本投入,这就是收益,环境保护产业所带来的就业是有很大的社会收益。现在污水控制、大气污染控制都有非常巨大的市场需求。

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转型运作的经验。英国的气候变化税是能源使用税,它把环境当作资源,通过市场加以配置。它征收的气候变化税或者能源使用费并不是为了扩大税金,在征收气候变化税的同时,英国政府调低了所有公司替雇员缴纳的社会保险金比率。这样企业跟政府谈判更简单,提出自己的环境保护目标,政府给他80%的税收减免,使这个企业有一定的竞争力。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

生态农业与农村环保

近年来,生态农业多样性项目中的环保建筑,都是用当地可回收材料来建造的。

如果我国农村都能真正恢复生态功能,对于民族将是一个重大的贡献。要让农村变成一个可示范的政府工程,政府就要把一些补贴政策转变为对有机行业的补贴,这种转变对农民至少是一个鼓励。

要想把农业、农村恢复成生态农业、环保农村,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推进农村的组织和制度创新,这样才有可能使农村真正建立有制约的内在环保机制。单家独户是搞不成的。一要把现有成功的试点进行推广;二是政府改变补贴政策;三是帮助农民形成组织创新;四要在城里创建有机食品的消费合作社。

南开大学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坦:

生态城市建设和产业生态化

生态城市是理想的人类活动聚集地,它是生态良好、效益高效、和谐的生存环境。

生态城市建设必须产业化。生态城市的建设首先要走产业生态化的道路。产业生态化是依据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以实现产业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大、资源利用最高、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和废弃物多层次利用的目的。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要改变传统欠债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因为其发展是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率,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是双重的。

生态城市建设重要的领域包括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生态意识的培养等等,这些都是生态城市建设要考虑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凤起: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

中国将资源节约作为基本国策,主要措施有:第一,结构节能;第二,依靠技术进步;第三,管理节能;第四,改革节能;第五,法制节能;第六,全民节能。

中国是一个大国,如果要依靠国外的能源来支持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比较困难的。从我国能源资源来看,水利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到20%,石油资源探明程度为33%,应该说,我们国家的资源利用还有相当的潜力,还可以充分利用国内的资源,同时适当的利用国际资源。

开发能源的同时还要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协调发展。能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是造成地球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在促进能源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发展中重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能源的开发利用要遵循自然规律,避免急功近利,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

经济增长中人与资源、社会的和谐

中国经济增长是不是忽略了资源性和环境性的成本?这种忽视了环境和资源的损失所显示出的高增长、低膨胀的现象,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通货膨胀的资源环境性的时延和扭曲。我国现在经济增长中有两个现象,过度掠夺性的使用资源和基础性的资源破坏性使用。

我们中国的可持续高速增长的根本出路真的是在增长方式的转变上吗?增长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最本质的东西是效率,只有通过竞争才有效率,竞争带来效率提高,为此付出的最大代价就是不和谐。当代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难题就是公平与效率的矛盾难以根本解决,或者说公平与效率难以兼得。中国社会不和谐的重要经济原因不在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不在于贫困,而在于差异的扩大,在于收入差别加速度的扩大,这种社会不和谐会反过来影响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本版文章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

    

推荐访问:摘登 产业发展 中国 环境保护 一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