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城旅游带发展的动力因子指标体系的构建

(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文章讨论了环城旅游带及其动力因子的内涵,建立了环城旅游带发展的动力因子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利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
关键词:环城旅游带;动力因子;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8—0002—02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繁荣了经济,提高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但是城市化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致使我们对工业化的重视,过度的工业化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人口集中、绿地减少、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现象严重;工业化造成的生活与工作节奏的加快使人产生烦闷、压抑的感觉。市内环境污染现象和紧张的身心推动城市居民在节假日、周末迫切回归自然,到城市周边开阔的空间、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域进行休闲度假活动。于是环城旅游带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研究环城旅游带发展的动力因子及其指标体系,对城市周
边地区的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环城旅游带及其动力因子的内涵
1.1 环城旅游带的内涵

关于环城旅游带,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1993年国家旅游局提出“环城市旅游度假带”概念。魏小安指出,“环”标明区位;“城市”体现发展的市场目标;“旅游度假”是提供的产品;“带”是一个范围,不是一个“点”,带是需要规模的,既需要较大的单体规模,更需要群体规模,也不是 “圈”,因为“圈”是封闭型的,之所以定义为带,也就是说要因地制宜,适度发展[1]。吴必虎曾在1999年提出“环城游憩带”(ReBAM)理论,他指出,环城游憩带是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频发地带[2]。

总之,关于环城旅游带的概念,是指发生于大城市周边地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和外来客人光顾的、满足其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需求的环大都市的旅游活动频发地带。由于受地形、道路或其他障碍物的限制,环形结构往往呈不规则形状。环城旅游带的纵深距离,目前尚存在争议,因城市规模、辐射力、交通便捷性、旅游景区点布局的实际而有不同的距离标准,一般认为,环城半径为15~250km不等。
1.2 环城旅游带发展的动力因子内涵

环城旅游带的发展是由众多因素推动的结果,可以把环城旅游带发展的动力因子分为内部动力因子和外部动力因子。内部动力因子为环城旅游带本身具有的优势条件,即能拉动城市居民或外来游客的因素,包括:资源条件、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便利的服务设施、社区居民的热情好客、较低的地租等等。外部动力因子是指能够推动城市居民或外来游客到环城旅游带进行旅游活动的环境条件,包括:旅游者因素、社会经济条件、政策因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方式的改变、旅游介体等等。
2 环城旅游带发展的动力因子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2.1 科学性

指标体系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指标的选择、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必须以公认的科学理论为依据,具体指标能够科学、准确地反映环城旅游带发展的动力。
2.2 层次性

影响环城旅游带发展的因素种类繁多,各因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必须根据这种相互关联性将其划分大类和层次。
2.3 整体性

指标体系要能全面反映系统的总体特征,又要避免指标间的重叠,使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有机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总体。
3 环城旅游带发展的动力因子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指标体系的构成

根据上述环城旅游带发展的动力因子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环城旅游带发展的动力因子指标体系由4个层次构成:第一层为目标层,第二层为准则层,第三层为指标层,第四层为要素层(见表1)。
3.2 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及权重的确定

采用专家打分法对要素层进行权系数的确定,共发放调查问卷40份,调查对象主要为旅游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地理学、规划学、生态学等学科的专家,收回有效问卷35份。使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中内部动力因子和外部动力因子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内部动力因子得到KMO值为0.654>0.5,Bartlett检验值为0,说明数据相关阵不是单位阵,具有相关性,因此数据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3];外部动力因子得到KMO值为0.693>0.5,Bartlett检验值为0,因此数据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计算内部动力因子和外部动力因子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得到各主成分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见表2): 

 
4 结论
4.1 主成分分析的结果

由主成分载荷值矩阵可以得出:内部动力因子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了资源禀赋状况和自然环境质量状况,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社区居民对待游客的态度,第三主成分主要反映接待设施状况;外部动力因子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了城市社会经济状况,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了政策现状,第三主成分主要反映了旅游者自身状况。
4.2 要重视权重高的指标,更好的发展环城旅游带

环城旅游带发展的动力因子指标体系由21个内部指标因子和20个外部指标因子构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各指标因子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要更加重视权重高的指标,以使环城旅游带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小安.对发展中国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2001-09-07(C02).
[2]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33.
[3] 张文波,陈红艳.实用数据统计分析及SPSS12.0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35~257.

推荐访问:指标体系 因子 构建 动力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