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临港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分析


    摘要:曹妃甸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独特的自然条件、较强的资源支撑以及产业后发等比较优势。因此曹妃甸发展临港产业集群应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挥现有工业基础优势,以石油化工、物流、钢铁、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流,形成与其他地区分工互补的重化工业产业集群。
 
    关键词:曹妃甸;临港产业集群;优势;发展路径
 
    临港产业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沿海地带重要的经济现象,也是沿海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形式。港口既面向市场又靠近原料产地,具有运费低廉的优势,成为许多产业的最佳生产区位。集群化是现代临港产业的特点,许多重要的国际性港口周边都伴有发达的临港产业,并且同类产业集聚程度很高。产业集群在港口周边集中有利于提高沿海地区的区域竞争力,并发挥其增长极的作用,通过辐射效应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实力的提升。
 
    一、临港产业集群
 
    临港产业集群是依托于港口的开放式产业集群,是在全球要素自由流动和产业转移的背景下,相同或相关产业企业在港口地区的高度集中。与一般的产业集群相比,临港产业集群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以港口为依托。从产业特征上看,核心产业都是临港产业,即依赖港口输入原材料或输出产品的产业。从区域布局看,都在港口周边。二是集群规模大,产业覆盖面广,是一种“复式集群”。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性质,通常以某个具体的产业或相关产业为核心。临港产业集群则往往是若干个专业化产业集群的复合体,如在港口城市,同时存在造船产业集群、石化产业集群、汽车制造产业集群等。三是临港产业集群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产业集群既有开放式的,也有相对封闭式的,而临港产业集群则具有高度开放的性质。从供给角度看,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往往是由其他地区流入或转移而集聚形成的,从需求角度看,满足的主要是外部市场。
 
    二、曹妃甸发展临港产业集群的优势
 
    (一)港口优势(见表1)
 
    曹妃甸是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南部渤海湾中的一座小岛,为古滦河入海冲积而成,至今已有5500多年的历史,是历代海运的必经航道。曹妃甸具有“钻石级”的港址,“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大陆有浅滩”,是曹妃甸最明显的自然地理特征。距陆地18.4公里,岛与陆地之间为广阔的滩涂,可利用的滩涂面积约310平方公里。港口地质结构稳定,填海造地每平方米的地基承载力可以达到15吨以上,具备建立以钢铁、石化等大型临港工业为主的工业港条件。该海域常年不冻不淤,从甸头向前延伸500米,水深即可达到25米,甸前深槽水深达36米,是渤海最深点。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峡延伸,有一条深达27米的天然水道,一边连着天津,一边直经海峡,通向黄海。水道和深槽的天然结合,构成了曹妃甸建设深水港口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30米水深岸线长达6公里之多,是渤海湾唯一的不需要开挖航道和港池、不需疏浚维护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的天然港址。从岸线资源来看,唐山市海岸线全长334.8公里,其中大陆岸线长199.3公里,占河北省大陆海岸线总长度的40.9%。大陆岸线中适合建港的岸线66.7公里。丰富的岸线资源为曹妃甸发展临港工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区域优势
 
    曹妃甸毗邻京津冀都市群,位于环渤海湾中心地带。东部隔滦河与秦皇岛相望,距秦皇岛170公里,西部距北京市区220公里、距天津市区120公里,南接渤海,北依燕山隔长城与承德相接,是连接华北、东北地区的咽喉要地和走廊。曹妃甸交通十分便捷,京山、京秦、大秦、通坨4条铁路横贯全境,京沈、唐津、唐港、西外环4条高速公路相接,形成了O+X型高速公路网,102、205、112等国省干线公路相互连接,还有迁曹铁路、唐曹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等,构成了现代化的交通网络。顺畅的交通体系为曹妃甸联系中国华北、东北、西北地区3大经济腹地提供了最经济、最便捷的通道。曹妃甸海上西距天津新港38海里,东北距秦皇岛港92海里,距京唐港33海里,在全国深水大港布局上,南距浙江北仑港840海里,北距辽宁大连港130海里。从国际海运航线来看,曹妃甸隔海与朝鲜、韩国、日本相望,距韩国仁川港400海里,距日本长崎680海里,神户935海里,是东北亚国际航运网络的重要节点。同时与矿石出口国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印度、南非等国海运航线也十分顺畅,构成了运输便捷、成本较低的海陆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
 
    (三)资源优势
 
    曹妃甸港区的直接腹地是唐山市。唐山是中国北方唯一的大型综合资源城市。目前唐山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藏有49种,是全国焦煤的主要产区和全国3大铁矿区之一,现已探明铁矿储量48.6亿吨,占全国储量的1/5,可为钢铁企业生产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唐山因煤建市,开滦煤矿唐山矿区是中国主要的优质炼焦煤生产基地。目前该区焦煤地质储量322840.4万吨,实际可采储量10亿吨左右,为曹妃甸发展煤化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石灰岩、黄金等储量也十分可观。唐山市滩海地区及近海海域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且开发潜力巨大。特别是2007年在唐山南堡发现了10亿吨大油田,天然气资源总量近300亿立方米。根据冀东油田的总体规划,2007年可生产原油200万吨,2008年可以达到300万吨。力争用8-10年的时间,建成千万吨级的大油田。此外,古滦河下游和泻湖区又是华北地区盐碱荒地和荒滩集中的地区,南堡和大清河是中国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
 
    (四)后发优势
 
    国际知名临港城市的发展模式已趋成熟,规划布局的调整空间越来越窄,相比之下,中国沿海港口城市在发展临港产业集群的布局上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既可借鉴先进的、完善的发展经验,又可最大限度降低失误成本、发展成本,最大限度发掘、释放自身禀赋的优势效应。应充分利用自身优良的海港、空港资源,科学地、前瞻性地构建临港产业集群,理性规划可持续发展临港产业集群的城市范围内、经济区域范围内乃至区际间的通篇布局,争取在新一轮临港经济的国际性竞争中夺得先机。
 
    三、曹妃甸临港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分析
 
    曹妃甸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独特的自然条件、较强的资源支撑以及产业后发等比较优势。曹妃甸发展临港产业集群应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挥现有工业基础优势,以石油化工、物流、钢铁、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流,形成与其他地区分工互补的重化工业产业集群。
 
    (一)港口物流产业集群
 
    曹妃甸港口发展要以临港产业集群为主要服务对象,发展物流企业集群,满足临港产业集群的物流需求,为矿石、煤炭、原油等大宗生产性物资的物流需求建立平台,形成四通八达的对外集疏体系。充分发挥现代港口大进大出的集疏运能力和在物流网络中的组织作用。培育壮大远洋运输公司,使之逐步成为一个集购、运、储、销、通联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系统。建设高性能的公用信息平台,搭建专业物流公司与运输、仓储、船代、货代等相关企业之间,以及这些企业与码头公司之间共用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整合海关等联检部门及企业的各种资源,构筑统一开放的物流信息平台,实施电子通关,加快实现沿海经济与“京津冀都市圈”、“环渤海经济圈”的物流信息系统衔接。形成开放式、互通型的运输系统、仓储系统和服务系统,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现代港口物流基地。
 
    (二)钢铁产业集群
 
    钢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凡是成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尤其是经济总量较大的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大力发展钢铁产业。根据《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未来中国将实施沿海钢铁基地项目建设。河北省钢铁工业规模为全国之首,唐山又是钢铁大市,钢铁产业已经成为具有绝对优势的支柱产业。唐山钢铁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富集程度较高,产业的基础优势和集群优势已经形成。所以曹妃甸要依托大型矿石专用码头建设,充分发挥临海适宜布局大运输量、大吞吐量、大进大出产业的优势。结合首钢整体搬迁,由首钢、唐钢联合在曹妃甸建设具有21世纪国际先进水平精品钢材生产基地,主要生产汽车板、桥梁板、造船板、锅炉板、硅钢板等高附加值板材来弥补中国市场空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形成世界级的钢铁产业集群,打造中国北方钢都和世界级钢铁基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石化产业集群
 
    由于中国原油资源相对匮乏,石化工业原料主要依赖进口,其中大部分需要通过海上运输,且石化产品的运输量达,适于在靠近市场的临港地区布点建设。曹妃甸具有独特的深水港址条件,且拥有土地、水及环境容量等突出的资源优势,具有较大的发展余地。曹妃甸规划建设1500万立方米原油储备基地,10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大型石油炼化一体工程,总投资273亿元。发展聚合物、精细化工、日用化工及其下游产品。此外,依托煤炭码头,利用腹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化工,以清洁能源和有机化工为重点,发展煤焦油深加工等产品。依托南堡盐场、三友集团和海水淡化工程,发展盐化工,盐化工以海水淡化与高卤盐水互生利用为重点,建设大型海水淡化生产企业,发展无水氯化钙、烧碱等产品,逐步建设以煤化工、盐化工和石油化工为主,主导产业突出、规模领先、市场占有率高的世界级大型化工业基地。这样可有效缓解北方地区乙烯及其衍生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供求矛盾,进一步优化中国北方石化产品结构。
 
    (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曹妃甸依托深水大港和钢铁基地的优势,发挥产业集群比较优势和临港产业发展潜力,重点建设重型机械设备、港口设备、冶金成套设备、煤矿综采设备、煤液化制油装备发电设备、石化设备、水泥设备、修造船业等若干具有特色和知名品牌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积极推进与中石油、一重、太重、中冶等国内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加强与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合作,逐步建成中国北方地区钢材、重型装备相互依赖型临港装备制造基地。
 
    参考文献:
 
    1、惠凯.产业集群形成中的“临港优势”[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3).
    2、李晶,王金婷.山东临港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港口,2008(4).
    3、王昱.试论中国沿海城市临港产业集群发展[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7).
    4、吕荣胜,袁艺.港口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3).
    5、李南,刘嘉娜.临港产业集群的经济特征与国际经验[J].水运工程,2007(5).
    6、李文荣.河北省临港产业发展策略探讨[J].港口经济,2007(3).
    7、梁钴悦.天津临港产业集群研究[J].现代商业,2007(24).
    8、郭庆祝,苏德利,刘丽红.大连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J].海洋信息,2006(2).
    (作者单位:中共唐山市委党校)  

推荐访问:路径 产业集群 分析 发展 曹妃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