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公共服务型财政的若干思考


    摘要:构建公共服务型财政体制,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构建公共服务型财政,必须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社会公共性开支,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关键词:公共服务型财政;财政支出结构;社会公共性开支
 
    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由此公共服务型财政在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提升。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首要之举。
 
    一、公共服务型财政的概念
 
    公共服务型财政概念的提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和财政体制改革的产物。
 
    根据公共财政支出的功能,公共财政可以分为经济服务型财政支出和公共服务型财政支出。经济服务型财政是指政府为经济建设和发展所进行的各种财政支持或投资,而公共服务型财政是指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和财政手段支持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开支。这里的“公共服务”,用温家宝总理的话说,“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二、构建公共服务型财政的必要性
 
    首先,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仅有利于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把公平、公正的原则贯彻到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实现生产建设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的转变,而且能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缩小收入差距、保障社会公平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实现政府职能从注重经济建设逐渐过渡到关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和社会安全等公共服务方面,从而使全体社会成员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权利得到基本实现和维护。
 
    其次,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利于保障民生,实现社会公平公正。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投入,不仅有助于缓解收入分配的差距,把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切实改变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消除不和谐因素,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民生,而且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国家凝聚力,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协调发展,使不同社会阶层均衡受益,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最后,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利于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而且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公共服务型财政的若干思考
 
    第一,以公共财政理念为导向,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政府解决财政供给的“越位”与“缺位”并存问题,应以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准,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支出责任,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事情,政府就不要通过财政手段去干预,只有市场机制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时才由政府介入。
 
    第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共性开支。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地发展,我们必须调整和完善财政支出结构,扭转重经济增长、轻社会事业发展的传统做法,加大公共服务支出,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让全体百姓共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从而不断化解社会矛盾和改善民生问题。一是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确保现有预算口径的教育支出稳定增长,确保财政教育支出的可靠来源。二是增加医疗卫生投入。三是要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四是重视生态保护,加大环境建设投入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第三,以突破“瓶颈制约”为抓手,优化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一是大力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必须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出,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确保国家对农业的净投入比例逐年上升。二是加大对科技进步和发展的支持。要着力发挥财政科研投入的主要作用,利用政策导向,促进企业建立创新机制,推进企业的科技进步。三是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的支持。公共基础设施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加大石油、电力等能源基础产业的发展,推动铁路、公路网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既有利于调整和改善投资结构,也有利于增加城乡居民消费,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
 
    第四,以大部制改革为契机,努力降低政府运作成本。多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压缩行政经费开支,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追根究底,既有人员、机构双膨胀和预算软约束的直接原因,又有体制转轨和政府职能错位等深层次原因,因此,降低政府运作成本的关键不是简单地削减经费,而是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效率型政府。
 
    第五,以深化改革为主线,完善财政管理体制。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推行综合预算管理。二是要尽快建立外部压力机制,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对财政支出效果和支出效益进行综合评判。三是依法理财,硬化预算约束。
 
    参考文献:
 
    1、杨海林.地方财政支出在扩大内需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财政,2009(5).
    2、王莉.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探析[J].现代财经,2007(7).
    3、阎坤.财政支出的理论框架及前沿问题[J].财政研究,2002(7).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
   

推荐访问:服务型 构建 若干 财政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