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卫生局人才工作的经验材料

以打造高素质人才群体为牵引 促进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我区医疗卫生机构担负全区54.7万人口的医疗保障任务。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提高人的素质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坚持大力实施“人才强卫”、“科教兴医”战略,初步形成了以专家为龙头、梯次配备合理、整体素质过硬的人才群体,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6年以来被北京市评为继续教育先进单位、2007年区政府科普先进单位、2008年北京市奥运培训先进集体、2009年首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中华医学会全国先进单位。  

一、想长远、用实劲,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来抓  

我们卫生局抓人才队伍建设有着光荣的传统。多年来,不管形势任务如何变化、领导班子成员怎样变动,我们坚持以人才为本、靠“人才强卫”、“科教兴医”的思想始终没有变。  

  (一)组织到位  

我局高度重视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把该项工作纳入全区人才工作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成立区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卫生行政部门领导联系高层次卫生人才制度,及时发现解决人才引进培养工作中的问题,全方位做好为高层次卫生人才的服务工作。  

(二)管理到位  

我局为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定相关保障措施,组织、编制、人力社保、财政、教育等部门要按职能落实部门责任,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的协调配合,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要把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制定规划,健全制度,明确任务,整合资源,落实措施,抓出成效。  

(三)保障到位  

建立以政府和用人单位共同出资的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投入机制。设立“石景山区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与培养工程”专项经费,对学科带头人的引进给予政策倾斜和重点保障,对入选的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和培养对象给予一定数额的经费资助。各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要按1:1比例进行经费匹配。专项经费主要用于高层次卫生人才的选拔、评价、引进、培养和奖励。一是用于优化引进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解决引进人才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创造条件,为其施展才干搭建有效平台。二是用于培养对象的各种业务培训、科研活动、学科建设、学术交流、外出深造、继续教育、科技合作等方面的专项资助,为高层次人才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要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着眼区情,实施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工程,实现区域医疗卫生事业跨越发展  

我们根据副高级相对较少而中级相对过剩;缺乏45岁左右具有高学历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学科带头人:高层次卫生人才缺乏的等制约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我们积极实施人才引进战略。  

(一)确定人才引进方向。立足区情,着眼发展,紧紧围绕我区学科建设规划,开展区属医疗卫生机构紧缺人才调查,全面了解相关重点领域人才结构分布和需求情况,根据卫生工作的短、中、长远规划,制定紧缺人才的分类、分层需求目录,在深入调研、科学分析、建立健全区属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需求信息库的基础上,实施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工程。优先保证重点学科和发展新兴优势学科,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名医、名科乃至名院,促进区属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二)健全人才引进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引进各项政策,通过人才招聘方式引进紧缺专业、急需专业学科带头人,同时,创新“两项机制”。一是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评估机制,对拟引进人才已取得的成绩、成就进行综合评估,严格掌握引进人才的标准和质量。二是建立“人才引进协议书”管理机制。各单位加强对引进人才的定期跟综考核,引进人才须与单位签订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协议书,明确岗位工作任务及相关要求,如发表论文数、申报科研项目、教学培训等,每年将其工作业绩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示,建立以业绩为取向的人才引进激励政策。  

(三)创新人才引进方法。根据工作的需要,针对不同单位、岗位和人才供求的特点,鼓励我区医疗卫生机构以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和人才租赁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不受单位专业职数比例局限,由区人事部门调剂专业职数,可带职数进入,畅通“引进人才绿色通道”。  

三、围绕专科中心建设,加强尖子人才培养与使用,确保医院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专科中心必须有人才支撑,拔尖人才的成长也离不开在专科中心的实践。近几年,我们紧紧围绕专科中心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加快人才培养步伐,打造尖子人才群体。   

(一)、建立人才培训基地或者教学医院,为尖子人才成才提供孵化器。一是辖区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均被批准验收为区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其中北京市中医人才培训、社区医师心脑血管疾病、康复医学和精神卫生培训等基地分布在有关医疗机构。石景山医院、朝阳医院西区承担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整形外科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分别承担协和、清华、北大、中科院临床教学医院任务。二是传染病专项培训、必修项目和骨干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度的传染病专项培训连年完成,这是2003年“非典”事件和2009年“甲流”事件后的重大变革,为卫生系统4600多名在职人员建立了专项培训考核证书;医务人员每年度必须完成上级下达的必修项目,如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医德医风、计算机与文献检索等;区属医疗机构骨干人才培训,5年来送出脱产培训骨干54人次;5年来的全科医学培训,其中 全科 医师196人次,全科护士172人次,防保医师104人次,社区管理干部99人次,健康教育师455人次,社区 康复 医师(2008年开始)367人次。  

(二)、紧盯一流医学科研成果,举办学术交流活动。  

2006年—2010年以来举办地区、全国、国际性活动50多场。平均每年5场次。其中西部医学论坛、国际骨科年会、呼吸系统疾病研讨会、临床医学交流、康复医学与精神卫生培训等成为品牌。国家卫生部、中华医学会、北京市卫生局、台湾、香港、美国和西欧等国家领导与学者出席大型学术交流活动。韩启德副委员长、黄志强院士等20多名知名专家进行主旨演讲。全国各大报纸、电视网站报道。2006年-2009年科研与论文产出创历史最好水平。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2项,承担首都发展基金课题60项,承担区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79项。石景山政府局属医疗卫生机构论文总数830篇。其中石景山医院达到373篇。2006-2009年辖区医疗卫生机构论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14篇,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PTCD)》收录的1809篇,反映了地区医疗机构的科研实力并持续增加。5年来区卫生局评选表彰优秀论文、优秀调研报告69篇;实现了远程在线继续教育全覆盖,开展网络直播视频教学。特别是为中小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提供了时间、空间方便。石景山医院、朝阳医院、玉泉医院开展了实时视频教学,增加了考核、技术操作和手术实践能力。首钢医院可对大型学生活动实现网络全国传播教学交流;实施IC卡实时考勤记分管理,废除学分条满天飞现象。自2009年初开始,采用计算机与IC结合管理的方式,全区统一实施了继续教育IC卡现代化管理手段,任何时段管理人员均可在线对全区卫生技术人员CME情况实施检查评估。保证了参加学习课时的真实性、获得学分的可靠性、年度达标的准确性。  

(三)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取得一定成效。  

人才是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第一要素。各单位通过人才的引进,进一步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加强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增强了单位自身的竞争力。近年来,共引进副主 任 医师以上技术职称16名。如中医院,这是我区唯一一所以中医为特色的专科医院,我们引进了3名高级职称卫生专技术人员,医院通过人才引进进一步发挥了传统中医的优势,突出了专科特色,填补的医院医学临床的空白,提高了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医院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三个中医专家已在岗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像焦智华,现任区中医医院针刀科主任、中国人才研究会骨伤人才分会常务委员、北京针灸学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是德才兼备的学术专家和学科带头人,荣获2007年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2008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09年获得首都劳动奖章,2010年初被评为市劳模;张振忠,2008年初任中医院常务副院长,主抓中医业务工作,在开创中医院中医特色医疗上做出了突出成绩。     

推荐访问:卫生局 经验 材料 人才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