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生评价制度8篇

篇一:学校学生评价制度

  

  祖杨中学学生评价制度

  一、学生评价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

  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

  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充分发

  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二、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

  对学生评价的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

  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评价标准既应注意对学

  生、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三、评价的内容与标准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口标的评价体系应包括评价的内容、标准、评价方法和改

  进计划。评价标准应该用清楚、简明的LI标术语表述,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LI标和

  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

  (1)

  基础性发展口标

  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

  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

  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

  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

  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

  力。

  交流与合作能力。能与他人一起确立忖标并努力去实现忖标,尊重并理解他人

  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

  合作。

  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

  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

  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2)学科学习LI标

  各学科课程标准已经列出本学科学习的LI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U标,并对评价方式提出了建议。

  四、学生评价的措施与方法

  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生成长记录等)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的需要。

  1、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成长记录应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

  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

  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

  以下提供一份以"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学生成长记录袋样本:

  以多元智能为逻辑结构和灵魂来设计?"学生成长记录袋"。具体来说要做到:简

  约、主干、覆盖主要课程、体现学校特色。

  拟从四个方面构建项LI系列:

  (1)

  个人档案:包括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内容。如:&我的自画像

  (“嘿!这就是我”)。可以贴照片也可以让学生画自画像。

  b.

  我爱我家("瞧!这就是我的一家")。可以贴全家福的照片。

  c.

  我爱学校("看!我的学校真不错")。可以画校园一景。每个栏目都配上详细

  的文字介绍。

  (2)

  多元智能:按照多元智能理论,分为八个子项目: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

  能、身休-运动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

  观察者智能。每个子项LI中的内容山相关老师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设讣,要能突出

  地反映学生每项智能的真实情况。

  (注:可以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设计?一张成绩单,全面反映学生的各项智能发展悄

  况)

  (3)

  成长足迹:主要是对学生一学期来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做一次阶段

  性评点,指出下阶段努力的LI标,同时把学生在一学期来获得的各项奖项证书等放入

  其中。可以设立〃我对自己说〃、”同学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老师对我说

  “、〃我的足迹〃等栏口。(注:对于学生的各种奖项,可以尝试取消三好生的评定,而

  釆用新的评定方法,详情参阅附件1)

  (4)

  心灵独口:主要是让学生以成长日记的形式对自己的思想、学

  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反思性剖析。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可以把成长日记

  定位为写儿句话、写一段话,以文字和拼音为主,以其它形式为辅。

  2、"学生成长记录袋"实施操作

  (1)

  记录袋中收集的材料,山学生、老师、家长共同完成,在老师和家长指导下,主要由学生自己选择,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2)

  把学生发展的一般性U标分学科落实,教师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各种表扬

  卡。如:"

  背诵能手〃、"口算高手〃、”故事大王〃、〃长跑冠军"等;或设计各种小图标,如〃五角星"、〃小红花”、〃红苹果〃等,让学生自己收集、粘贴。

  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要记录者,成长记录要始终体现诚信的原则,要有教师、同学、家长开放性的参与,使记录的情况典型、客观、真实。

  3、改革考试和考查方法。考试是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考试应包括

  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应与其他评价方式和日常学习活动相结合;要根据考试的LI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法;要充分利用考试促进每个学生的进

  步。自本学期开始试行"考得不满意可以申请重考〃的考试形式调整。要采用口试、笔试(含开卷、闭卷)等方式结合平时对学习的情感和态度、过程与方法来综合评定

  学生的学业成绩。

  五、学生评价的时间

  要把平时评价和学期阶段性评价结合起来。

  平时评价要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要将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

  能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结合起来,把发展性评价日常化,通过口头评价、平

  时评价的方式,最大程度地介入学生成长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要建立好

  学生的成长记录。

  每学期、学年结束时学校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

  评价内容应包括各学科的学业状况和教师的评语。评语应在教师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学、家长交流、沟通的基础上产生。评语应多采用激励

  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及不足。同时要制定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

  发展的改进计划,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篇二:学校学生评价制度

  

  学生评价制度

  学生评价制度合集15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评价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评价制度1一、课题名称(5分)

  课题名称应注明章节与具体内容,不完整者视具体情况扣

  1-2分。无课题者扣5分。

  二、教学目的、要求(10分)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环节要说明为什么要讲这两节课,希望通过这两节课传授给学生什么知识与技能,能够明确表达者为10分。表达不完善者扣4~6分。没有“教学目的、要求”环节的不得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0分)

  1、教学重点和难点缺一项者扣5分。

  2、教学重点和难点不全者视情况扣2~5分。

  四、教案的基本教学环节(40分)

  1、课时设置环节:理论课、体育课、实验课以两个课时为限完成一个教案,实习课以一天为限完成一个教案,有合理的课时分配的为5分,不按此要求者扣5分。

  2、有旧课复习环节的为3分,有新课引入环节的为2分,不按此要求的扣1~5分。

  3、有完整的新课内容表述者为5分,不完整者视情况扣2~3分;有关键的教学图表的可额外加3分,有实物与教具应用环节的可额外加3分;没有图表、实物或教具的不能够加分;有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可额外加3分。

  4、有教学互动环节(如课堂练习、课堂竞赛、课堂问答、实际操作等)完整(致少有上面提到的`两项)表述的为10分,表达不完整的视情况扣5~10分。

  5、有小结提纲且完整的为3分;有作业布置且适当者为2分;不完整者视情况各扣1~2分,无作业布置者扣2分。

  6、有完整板书设计环节的为5分,不完整者视情况扣2~3分。

  学生评价制度2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作为评价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制定学校学生评价制度如下:

  一、实施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发展性

  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是确定学生与客观标准的差距或他在集体中的位置,还可以是将学生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对学生若干侧面进行对比,对较差学生的.进步行为给予肯定或认同,从而激发较差学生的上进心,使所有学生更好地获得发展。

  二、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标准

  对学生的评价强调百分制、等级制和评语评价的相互补充、相互结合,充分体现各类评定方式科学性和互补性。

  三、注重定性评价理论,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运用调查法,观察法、分析法等搜集、处理教育评价信息,进行定性描述,作出价值判断。如采用评语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各种兴趣的持续增长和良好品格的逐步形成。

  教师评语的个性化、具体化、系统化,使评语在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学生评价制度3建立与课程改革相符合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前进的制度保障。为了促进我校学生素质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实现我校办学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根据《国货路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50条》,制定《国货路小学学生考试与评价制度》。

  一、指导思想

  评价与考试制度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服务教师素养提升、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为

  宗旨。

  二、评价原则

  1、评价与考试要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要有利于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评价的内容既要关注学生学业成就,又要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评价的标准主要包括发展性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评价要力求方法多样、方式灵活,除纸笔考试或直接检测外,还要通过观察、访谈、综合实践、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提高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5、评价不能只关注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把学生发展的过程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要确立多元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方面),实行多元评价,做到公正、公平、真实。

  7、不能以纸笔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不以卷面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三、评价要求

  (一)关于学生考试的要求:

  考试内容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改变就教材考教材的传统做法和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状况;要力求科学、全面、合理地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综合进行评价。

  考试应以学科课程标准为根本依据,杜绝出偏题、怪题,一般按7:2:1的比例命题。杜绝用未经教育主管部门同意的试卷对学生进行考试。

  对学生平时的知识与技能的检测,由年级备课组或教研组共同研究,任课老师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自主命题实施。试卷应体现层次性,努力使各个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感到成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

  高。

  单一的考试成绩不公开、公布,不排列顺序;禁止以考试成绩作为升级或班级、座位安排的依据。成绩只作为教师反馈教学、反思教学以改进教学之用。

  考试命题应加强变式测试(即不断改变题目形式,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增加开放性试题,以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减少机械记忆,注重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每次考试时,考试成绩的评定方式要灵活,如对不及格的试卷可不记分,让学生通过一些其他学习途径(如开卷)再考一次,及格了记上成绩。考试是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考试应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法;要充分利用考试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

  (二)关于评价的方法与措施

  1、要控制平时书面考试次数,学校统一安排期中与期末考试,单元检测随堂进行,加强课堂教学信息的反馈,提倡采用实践能力考试方式和使用成长记录袋。

  2、“成长记录袋评价法”重视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能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使学生在体验成功、感受进步中得到激励;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要记录者,成长记录要始终体现诚信的原则,要有教师、同学、家长开放性的参与,使记录的.情况典型、客观、真实。“学生成长记录袋”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来建设,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的意识。成长记录应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生成长记录等)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的需要。

  3、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必须以日常学科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为载体,通过日常学习生活的观察、轶事记录、访谈、资料收集、信息沟通等方式,进行描述性评价,不宜采用量化评

  价。

  4、评价与考试要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方法,如表现性评价、情境模拟、游戏测评、作品展示、学科活动、二次评价、小组合作考试、研讨会、小组集体创作汇报等方式方法。

  5、实行学生自我评价与多主体(教师、家长、同学等)评价相结合的学生评价方式。在多主体评价中要注重实效性,要认识到这是一项对促进学生发展有着特殊作用的评价方式。在评价前教师应向各主体提供明确的评价要求(根据评价标准、内容、评价说明等),评价时强调描述和品评,淡化等级和相互比较。

  6、学生成绩报告单是每学期向学生和家长进行终结性反馈的统一范式,班主任要在了解学生各科学习、表现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进行填写,评评写作具有针对性,体现个性化,字迹工整,各项栏目填写完整,新学期开学初要收齐交教导处存档。

  学生评价制度4一、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

  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是: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能力培养,注重过程激励,突出以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的全面评价,注重学生个性特征及非智力因素的全方位评价,强调学校、家庭、社会一同参与的全员评价,实行“分数+等级+特长+评语”的评价方法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分数——指学生文化科学知识学习所达到的基本程度。

  等级——指思想品德、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方面素质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特长——指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特长的发展情况。

  评语——指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综合评价。

  (一)、文化科学知识素质评价。

  1、文化科学知识素质的评价实行等级制与百分制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即对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评价采用等级制,对学生文化科学知识水平的评价采用百分制。

  2、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即学期综合成绩评价)采用平时考查(作

  业情况、随堂练习以及单元过关测试)、期末考查相结合的原则。

  (二)思想道德、身体心理、审美情感、劳动技能等素质的评价。

  1、学生思想道德、身体心理、审美情感、劳动技能等方面素质发展实行等级评价。

  2、评价以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为主,兼顾学生在校外与社会生活中的表现情况。

  3、评价采用优秀、良好、中等、须努力四级。

  4、评价遵循个人自评、班级考评、学科教师评价与班主任评定,平时的形成性评价、期中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三)特长评价。

  1、特长主要是指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特长。特长评价主要用于兴趣活动类课程,学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按规定开设艺术、科普、劳技、体育等兴趣课程,开展学科竞赛、“小制作、小创造、小发明”辅导活动。

  2、学科在按规定组织教育主管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举行的竞赛和表演活动的同时,应定期举行各类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活动特长的活动。

  3、班主任及有关指导教师建立学生兴趣与特长档案,及时记载学生兴趣特长发展情况。

  4、特长评价实行等级制评价方法,采用优秀、良好、中等、一般四级;或按上级有关部门表彰文件、证书予以认定。

  (四)评语评价。

  评语评价是对学生一学期来整体素质发展情况用评语的形式进行综合评定。

  一、评语评价的原则:

  (1)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2)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3)要突出全面性、针对性、期望性、力求具体化、情感化、规范化、能真正体现学生素质发展的特征。

  二、评价制度的基本依据和原则

  1、基本依据: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

  2、构建原则:

  (1)科学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改变单纯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偏颇做法,从思想道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审美情感、劳动技能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既符合人自身发展的规律,以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素质的要求。

  (2)全面性原则:全面性有两层含义:

  一是素质目标内容全面,即包括德、智、美、劳和个性心理等方面,让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整体性原则:传统评价内容片面、方式单一的弊端,只重分数不重能力的缺陷,用“分数+等级+特长+评语”的评价方法,从德、智、体、美、劳和个性心理等方面的整体发展,从组成每一个方面的各要素协调发展来评价学生,从而解决过去的那种重智轻德以及由此造成的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

  (4)期望性原则: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基本素质和个性特长发展的期望,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师情、师爱,真切地体验期待、体验成功,进一步增强刻苦进取的自信心和自学性。

  (5)发展性原则:根据学生智商、性格差异等客观因素,确定素质发展层次,把基本素质发展情况定为“合格”、“良好”、“优秀”和“未合格”四个等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期初要求学生努力达标;

  期中进行初评,对未达标准的,及时调节,争取进步;期末进行终结性评价,这样有效地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6)模糊性原则: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可以量化的评价项目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进行评价,对学生难以量化的诸如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素质要素以及个性特长等项目,采用等级与评语评价,更能体现出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三、评价方式

  1、形成以班主任评价为主,其他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参考学校其他部门(特别是少队部)及社会、家庭因素。

  2、评价内容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业成绩及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3、同时,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于对特长生的培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及达标评估对优秀的学生要及时表彰。

  4、评价要校内外结合起来、平时与学年终结合起来。

  学生评价制度5多元化教学评价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等。

  一、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在新课程标准中,学科教学目标不但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非学业内容,后者一方面是学科培养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学业好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和评价改革中,必须对学生的非学业方面给予关注。

  利用统一的评价手册,虽然能定期对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非学业内容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与同学的相处、劳动、关心集体等方面。但是,这些评价内容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科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也没有将非学业评价与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中的很多评价项目显得空洞和不切实际,操作起来也费时费力。所以,教师应该在采用即时的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非学业内容进行评价的同时,在学科目标的指导下形成规范和有效的纪录,形成对学生整体和深刻的认识,加强评价对学生发展的指导作用。

  二、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评价人员的角色关系一直是:教师作为评价者,学生是被评价的对象。评价活动什么时候进行、具体有什么评价要求等,一般都由教师提出,学生的职责主要是听从教师的安排,做好接受评价的准备。在这种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评价活动中,很难发挥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学科自身的特色性。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

  改以往单纯的鉴定、证明而变为导向、发展的评价功能。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主持评价活动的主角可以由多人组成,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提倡多主体参与评价,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建立以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建立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

  1、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评价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不再充当裁判员的角色。传统意义上,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不利于学生学习中的全面发展。而现在,我们认识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励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培养创新精神。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用新角度去评价学生,欣赏学生。

  2、学生的评价。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有利于提高他们对学习状况的自我反思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日常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或小组合作时,让其他同学或小组给予评价;在学期结束前,教师设计评价表,由学生自己和小组成员进行自评和互评。这样,学生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也和自己比较,学习了别人的长处,不仅仅是评价了知识,更养成了怎样正确看待一件事情,一个人的良好习惯,使评价双方都受益。

  3、家长的评价。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家长的评价标准和评价观念对孩子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提倡家庭与学校联合评价,新课程评价的内涵变得更为宽阔,除了传统记忆知识的评价之外,家长也应重视实践与技能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在搜集材料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方法。如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定期让同学和家长在成长记录上对学生进行评价;学期末,家长在学生的评价表上发表意见。这样,有利于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成长的情况,并给予学生学习有力的帮助和支持。

  三、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评价中,传统的书面测试也是评价的方法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方

  法,除此之外,还应有口试、访谈、现场观察、专题作业、制作、杰出表现记录、答辩、轶事记录、学生自评与互评结果等多种方法。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这些方法并不是单独或孤立地进行的。一次优秀的评价活动往往需要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并加以综合。所有这些手段的运用,一方面可以作为对学生的平时评价,另一方面可以供终结性评价时参考。其结果可以是显性的分数,也可以是等级评定。目的都是为了鼓励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理解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以逐步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素养的水平,而不是强调科学探究的结果与结论。只有这样充分利用多种方法并灵活地加以运用,才能适应课程的发展,才能真正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也只有这样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评价,才能从多方面收集信息加以分析,才能收集到真正的信息,达到科学评价的教学功能。

  学生评价制度6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评价的依据是教育方针规定的总目标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作为评价的根本出发和最终目的。制定学校学生评价制度如下:

  一、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学生成长手册

  根据县教研室关于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指导意见,依据小学思想品德评定手册,吸收现代教育评价的思想,融入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体现素质教育的评价观,改变了以往学生学业成绩、学生评语相互分离的形式,整合形成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以及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一变化,反映出人的社会化过程,反映出学生的综合优势和潜在能力。

  二、实施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发展性

  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纵横比较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重视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的运用。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可以确定学生与客观标准的差距或他在集体中的位置,而个体差异评价是将学生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或者对学生若干侧面进行比较,对表现较差学生的进步行为的肯定或表现相对较好方面的认同,从而激发较差学生的上进心,也会发现学习较好学生的相对弱的方面或退步的表现,从而促使较好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更好的促进发展。

  三、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标准

  对学生的评价强调百分制、等级制和评语评价的`相互补充、相互结合,充分体现各类评定方式科学性和互补性。语文、数学等科目学习情况记录栏目中,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实际情况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其中,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实际情况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其他方面采用的是等级制评价,一般由优、良、及格、不及格或A、B、C、D等表示;而在兴趣爱好的评价中,采用评语式评价,教师可以用简短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或指出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所以说,这三种评价都是对学生学业凶横机评价的有效方式。

  四、注重定性评价理论,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所谓定性评价,它市对不便量化的评价对象采用的方法。运用调查法、观察法、分析法等搜集、处理教育评价信息,进行定性描述,作出价值判断。长期以来,对学生评价中定性评价研究一直较为薄弱,尤其是对学生期末的思想品德评语,内容单一,相互雷同,忽视了人的个性,缺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并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如学生评语模式的改变,使之成为学生思想、行为真实写照,形成谈心式的评语模式。促进学生各种兴趣的持续增长和良好品格的逐步形成。教师评语的个性化、具体化、系统化,使评语在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五、实行周、月、学期三段评价法

  学生每周对自己的各种行为逐天评价,小组一周一评,班级每月进行月评。每学期进行月评。学期末结合学习成绩班主任进行总评的三段评价法。

  学生评价制度7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评价的依据,是教育方针规定的总目

  标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作为评价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制定学校学生评价制度如下:

  一、实施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发展性

  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纵横比较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重视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的运用。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可以确定学生与客观标准的差距或他在集体中的位置,而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将学生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或者对学生若干侧面进行比较,对表现较差学生的进步行为的肯定或表现相对较好方面的认同,从而激发较差学生的上进心,也会发现学习较好学生相对弱的方面或退步的表现,从而促使较好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更好地获得发展。

  二、、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标准

  对学生的评价强调百分制、等级制和评语评价的相互补充、相互结合,充分体现各类评定方式科学性和互补性。语文、数学、音乐等科目学习情况记录栏目中,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实际情况采用百分制或等第制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其它方面则采用的是等级制评价,一般用优、良、及格、不及格或a、b、c、d等表示;而在兴趣爱好的评价中,采用评语式评价,教师可以用简短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或指出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所以说,这三种评价都是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有效方式。

  三、注重定性评价理论,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运用调查法,观察法、分析法等搜集、处理教育评价信息,进行定性描述,作出价值判断。长期以来,对学生评价中定性评价研究一直较为薄弱,尤其是对学生期末的思想品德评语,内容单一,相互雷同,忽视了人的`个性,缺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并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如学生评语模式的改变,使之成为学生思想、行为真实写照,形成谈心式的评语模式。如:“默默无声的你,总是踏踏实实地干着,拾纸屑,发本子……,凡是小组长的工作,你总是抢先完成;每当看到你高高地举起的小手,大胆地发言,老师真为你高兴;抱病坚持学习,又

  让老师为你担心,每次看见你难受的样子,老师们真不忍心,大家知道,眼中充满了灵气,这么辛苦的游泳训练,并没有影响你的学习,字迹清秀端正,上课听讲认真,老师希望在课堂中能常常看到你高举的小手,让你的发言来更好地表现你的聪明,好吗?”促进学生各种兴趣的持续增长和良好品格的逐步形成。教师评语的个性化、具体化、系统化,使评语在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学生评价制度8公示制度

  1、学校对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将向全体师生及社会公示,征求意见,接受社会监督。

  2、对学校的领导评价委员会,班级小组要向全校师生公示。

  3、学生素质评价的日程安排及工作程序将向全体师生及家长代表会予以公示。

  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及结果将张贴在校园向学生公示同时以书信形式通知其监护人。

  诚信制度

  1、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及班级评价小组,确定家长代表和参加评定的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大多数学生同意)

  2、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须真实反映学生的差异。

  3、对评价误差要及时更正。

  4、对参与评价的教师必须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要签定协议并建立诚信档案。

  5、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教育评价的信度,督促参评人员严格履行诚信的责任和义务。

  培训制度

  1、对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加以培训,了解上级文件精神,确定实施方案、日程安排和评价委员会,2、对全体教职工培训,转变教师观念,提高认识,确保参评教师的评价公正性、准确性。

  3、对全体学生进行“评价内容、评价形式”的"相关讲座,明确

  学生学习目的。

  4、致全体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代表会,学习上级文件精神,转变家长教育观念,使此项改革精神做到家喻户晓。

  5、对班主任加以培训,使其掌握评价内容及评价形式、评价方法,确保评价工作的准确、顺利。

  学生投诉举报制度

  1、学生对评价有异议的,可直接向学校评价委员会投诉或举报

  2、学校评价委员会要认真接待来访学生提出的异议,并做好接待记录。

  3、对在评价中学生提出的异议,学校评价委员会应进行调查并作出相应处理。

  监督评估制度

  1、学生评价委员会对学生评价工作全面、全程监控,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处理。

  2、学生素质评价工作接受全社会(学生、家长等)的监督,对评价过程中产生异议的随时调查,并予以处理。

  责任追究制度

  1、学生素质评价如显失公正要追究责任,确保学校评价的信度。

  2、在评价过程中,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对因工作失职造成重大影响,工作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3、对在学生评价过程中,如参评教师以教谋私、滥用职权、违反原则,学生、家长反响较大的教师,由学校评价委员会审定,追究教师责任,并取消其当年评职、评优资格,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关处分。

  学生评价制度9考试,在学生心目中,就是“一张试卷,一支笔”、“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考前不是铺天盖地地“演练”,就是措手不及的“突袭”,考时怕老师眼睛“瞪”着,担心被训批?(这是一些学生心理的写照,特别是学习中下生,对考试尤为紧张与恐惧。)

  改革小学考试评价势在必行。应让学生感到考试不是“终点”,而是“中点”,不是“压力”而是“动力”,除了“独作”还可“合

  作”??让学生不再厌倦和害怕考试,需要我们进行思考与探索。

  我国对教育评价的研究,是在80年代形成热潮,因此,教育评价在我国是一门正在发展的学科,作为一个小学教师,既要学习有关教育评价的一般基础理论,掌握评价的方法、手段,又要研究如何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他们的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

  对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评价的功能也不完全相同,对小学生的学习而言,评价应该重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把学习评价看作一个再学习的过程,起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一.卷面人性化

  有部分学生对于考试本身就有一种恐惧心理,如果还是以那种单调、严肃、纯粹的语言出题,无形中给学生一种更压抑、更紧张的心理氛围。所以我们在命题时应注意语言的亲切性,使语言充满人情味,体现卷面的友好性。我们可以使用邀请式语言(例如:“请你??”);或增添鼓励性语言(例如“试试看”);或变成询问式语言(例如“你会吗?”);或旁注提醒式语言(例如“可别粗心喽”);或配用卡通式图像等等。接下来就是版面设计了,字体要适中,间隙要合适,但这几次中,高年级的版面设计不合理,试题的内容如果按正常的版面设计应该是六页的内容,但硬是缩成了四页,字体很小,答题的空间也少了,这样的试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如此以来,孩子们还有好的心情去答题吗?现在我们是提偿节约,但也不能以下一代的身心健康为代价。

  二、试题生活化

  素质教育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让学生从一味的死记硬背中走出来,而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本地知识融入到教学和评价当中。例如在高年级的口语交际或阅读中,可以完成

  下列一些题:“怎样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丽?”“读了毛泽东六位亲人的事迹,你想到了什么?”数学试题中“看到近几年重坊财政收入统计表,你想说什么?”??这种题目容易让考生产生亲近感,感到有话可说,在答题时也能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三、阅卷灵活化

  试题种类繁多,但总的来说分为两大类,既根据评分的客观性程度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由于客观性试题(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题目量大,答题思维量也大,评分标准易掌握,阅卷便捷,越来越被普遍采用。但是,如果要测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可能单靠客观性试题来完成,例如:语文中的阅读分析题,口语交际题等,还必须依靠主观性试题来测试。这就需要我们的阅卷老师制订一个合理的,灵活的评判标准,低年级的儿童并不十分理解分数的意义,所以不轻易给学生“×”或简单地打分,而是给他们“☆”或“”,同时鼓励他们订正错误,正确了再给予肯定。记得有一次阅一个班的试卷,有一道句型训练的题:请把“花儿开了”改写成拟人句。大部分同学改后是“花儿笑了”,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小花在春风的吹佛下,露出了可爱的笑脸,向过往的行人兵兵点头”,无疑后者的句子表意新颖,思维灵活,但出现了两个错别字。如果按标准计分是要扣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阅卷老师就要灵活处理,如果打一个“×”,一棒子打死了孩子善于创新和思考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在找出他错误的同时,要鼓励这种创新精神,所以不予扣分。要善待前进中的错误啊!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孩子的学习行为,关注孩子们的整体发展,不再分分计较,我们不能造就高分低能的人。

  四、升学规范化

  这几年,生源大战也开始漫延到了小学,虽然教育部门制订了各种政策,提倡学生就近入学,但这场大战仍然愈演愈烈,试题越考越难,考试时间越来越早,弄得小学毕业像参加高考一样,可苦了我们的孩子。学生和老师为了迎战各个学校的选拔考试,不得不在半学期就把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授完,而且还要三天一小考,每月一大考。我们要培养一个应考的机器,还是一个全面、健康成长的孩子呢?各中学为了抢到优秀的生源,考试时间是越来越早,有部分优秀学生知道被录取了,后半学

  期就放松了自己的学生,甚至连书包都懒得带,课堂纪律也松懈了,俗话说:“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进入初中后,这颗放飞

  的心何时能收回。我们的教育专家、教育部门口口声声喊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但由于没有一个完善的、先进的`、规范的教育评价,一个分数成了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有效指标,这在客观上对基础教育以“应试”为中心的偏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呼吁教育部门从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出发,从培养合格的人才出发,营造一个协调的社会教育大环境。

  五、评价多元化

  现在对小学生评价一个学期只在期末时评价一次,而且都是教师个人包揽,既没有学生参与,也没有家长参与。评价方式又主要是以重结果的总结性评价为主,不关注学生的表现和进步,不关注学生成长,进步的过程,教师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以该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成绩作为依据,因此,评价注重多方面、多角度,讲求经常性非常重要。

  1、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一个被评价的客体,更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可以了解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进步,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学生自评、互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2、家长评价

  学生家长群体是由各文化层次、各种家庭背景的个体组合而成。学生的个体差异、家长及家庭的个体差异本身也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家长的点评让我们感受到家长不仅是在指导孩子学习,同时也是在娓娓地引导孩子做人,他们是心理医生,也是引导孩子做人的导师,“家长评价”搭起了老师与家长联系的桥梁,也为家长了解孩子,并适时作好心理沟通开辟了园地。

  3、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过程进行中的评价,具有激励和改进功能,而总结性评价常为学期或学年结束时的评价,现实情况是,往往只重视后者,而忽略前者,这样就难以发挥评价的积极性和促进作用。

  4、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各有其特点,也各有其适用范围,应实事求是的结合使用,现实的情况是有的只习惯于定性评价,如“平时作用”记B等是一个什么情况?是经常不完成作业?还是书写差?还是质量差?使评价结果模糊笼统,弹性较大,难以精确把握,同时学生看不到自己的努力,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其时,小学生喜欢实实在在教学的累加,因此,评价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增加定量评价,如:参加了几次活动?作业几次得“A+☆”?迟到几次?为集体做了几件好事???这些定量的评价是学校对学生的一些基本要求,更是学生每天努力的实际情况和要去努力的内容。这些定量评价,学生容易看出自己努力的程度,也容易显示出进步的情况,家长、老师、学生看了一目了然,便于接受。

  学生评价制度10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评价的依据,是教育方针规定的总目标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作为评价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制定学校学生评价制度如下:

  1、实施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发展性

  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纵横比较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重视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的运用。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可以确定学生与客观标准的差距或他在集体中的位置,而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将学生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或者对学生若干侧面进行比较,对表现较差学生的.进步行为的肯定或表现相对较好方面的认同,从而激发较差学生的上进心,也会发现学习较好学生相对弱的方面或退步的表现,从而促使较好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更好地获得发展。

  2、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标准

  对学生的评价强调百分制、等级制和评语评价的相互补充、相互结合,充分体现各类评定方式科学性和互补性。语文、数学、音乐等

  科目学习情况记录栏目中,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实际情况采用百分制或等第制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其它方面则采用的是等级制评价,一般用优、良、及格、不及格或A、B、C、D等表示;而在兴趣爱好的评价中,采用评语式评价,教师可以用简短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或指出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所以说,这三种评价都是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有效方式。

  3、注重定性评价理论,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运用调查法,观察法、分析法等搜集、处理教育评价信息,进行定性描述,作出价值判断。长期以来,对学生评价中定性评价研究一直较为薄弱,尤其是对学生期末的思想品德评语,内容单一,相互雷同,忽视了人的个性,缺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并没有起到激励作用。教师评语的个性化、具体化、系统化,使评语在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学生评价制度11一、评价项目:

  将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两方面的内容评价用文明星来命名,包括:文明之星、礼貌之星、诚信之星、安全之星、责任之星、团结之星、环保之星。

  二、评价形式:

  星级评价,核算成优等数量

  三、评价要求:

  文明之星:(红色星)

  1、热爱祖,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建设主要成就。

  2、遵守校纪校规,熟知并履行《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3、课间在指定地点文明游戏,不随意跑跳、不乱攀爬。不打闹

  4、校园内外讲文明,注意语言文明,不说脏话,不恶意讽刺、侮辱人。

  5、抵制不良诱惑,不涉足网吧等场所,不从事未成年人不宜的活

  动。

  6、认真参加学校各项活动,有团队意识,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礼仪之星:(紫色星)

  1、尊敬师长,礼貌待人,注重仪表,不说脏话。

  2、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

  3、尊老爱幼,平等待人。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4、尊重残疾人,不欺侮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诚信之星(蓝色星)

  1、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说谎话。

  2、端正学习态度,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不弄虚作假。

  3、为人正直,坚持正义,敢说真话,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安全之星:(黄色星)

  1、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时处处谨记安全,不作危险的事;危机时刻安全自护。

  2、留意安全隐患,具备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

  3、不藏匿、携带、使用危险物品。

  责任之星:(橙色星)

  1、敬父母,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

  2、富有爱心,关心帮助老年人和有困难的人。

  3、做好值周工作,履行职责,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环保之星:(绿色星)

  1、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

  2、不随意扔垃圾,并能做到见到垃圾主动拾起。

  团结之星:(粉色星)

  1、关心集体,响应号召,各极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2、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

  3、同学之间组织有意义的课间活动,合作完成,增进友谊。

  说明:

  1、通过文明之星评选时间按标准进行评选,只要学生品行符合星的标准就可得哪种星,学生一个月可得多星。

  2、学生品行评价表在班级网页中体现,每种星按规定的颜色体现在电子评价表中,学期末合算出星星总数,作为学生品行评价的成绩。

  学生评价制度12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结合《课标》的基本理念,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制定了如下评价机制:

  一、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

  a、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或鼓励,针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探索精神给予定性评价。

  b、每一学期,教师都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动态给予鼓励性评价,以激励、启发为主。

  二、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不同学生段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技能的测查,针对不同学科的训练重点,每学期必搞一些实践能力测查活动。

  三、采用“等级制+评语”的评价方式,给学生第二次考试的机会。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给予公开、排名,而是采取“等级+评语”的评价方式,填好小学生素质综合发展评定手册,对考试不及格的,给予学生第二次考试机会,直到及格为止。

  四、精心制定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要与《课标》相符,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评价制度13学生素质发展状况评价,在小学教育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必须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素质教育的决定》,结合我

  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素质教育的决定》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导向功能,通过评价来达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励和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也是整体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估,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和谐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关注终结性评价,而且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关注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

  2、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估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在同一阶段层面,不同个体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别,评估要注意这些发展变化。评估目标在保持基础性、稳定性的同时,要体现素质发展的阶段性、梯度性、独特性,为不同的学生提供相对的鼓励性评价,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多元性原则

  多元性原则,是指小学生评价主体与评价方法应该是多元的,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既有定量评价,更注重定性评价;既有课内评价,又有课外评价。有教师、家长、学生多个评价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的机会,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

  4、过程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是指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在评价过程中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反馈、自我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以便顺利达到预期目标。在操作过程中,坚持周评、月评、学期总评的连续评价方法,形成一个动态的评价过程。

  5、科学性原则

  建立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严格评价程序,开发简便易行的评价工具,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素质。

  6、激励性原则

  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评价真正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要注重评价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反馈、自我矫正,坚持月评、学期评、学年评的连续评价方法,达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的目的。

  7、民主性原则

  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开展有效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要及时沟通,增进了解,努力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评价内容及依据

  1、主要内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2、信息来源: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于学校每学期对学生发展状况详实的记录与评价。包括日常表现、关键性材料、学生特长表现记录等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评价时,所依据的材料必须客观、原始、真实,能充分证实该学生在评价项目中所达到的程度与发展的状况。

  3、关键材料:能够表明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材料,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于表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状况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主要包括:①关键考试的成绩:一般指期末考试或统考成绩,能表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②关键的表现性作业:指学生在真实背景下所完成的任务,如探究报告、小论文写作、网页制作、实验操作、小科技发明等,主要表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③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社区服务):主要体现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合作交往能力以及为他人、为社区服务的精神品质,包括学生参与各类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描述、活动成果、学生的感悟反思等;④特长与获奖情况:包括学生在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和组织的各类比赛中获得的奖励或能够证明自己特长与潜能的资料;⑤自我描述:即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包括个性描述、学习反思、感悟以及发展计划等;⑥他人的评语:指对学生有重要影响或对学生非常了解的人给学生的评价。

  4、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成长记录要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和学生的观察与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

  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实证性材料和数据为依据,要在充分参考学生成长记录和关键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作到客观公正,避免以偏概全。

  四、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1、评价时间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

  2、评价方法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用综合评语加等级评价的方法进行。综合评语主要对品德、情感、态度、日常表现以及学习情况进行定性描述,尤其要突出学生的素质特长和发展潜能,评语应准确、精练。等级评价主要根据表一中一级指标的六个项目分设四个等级(A为优秀、B为良好、C为合格、D为待合格)。

  3、组织与实施

  (一)组织机构

  (1)成立强坝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

  (2)成立强坝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负责全校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3)建立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班

  级为单位开展工作,评价小组由班主任任组长,科任教师为成员,小组成员为3--5人。所确定的评价小组成员为学生授课的时间不能少于1学年,并对该班学生比较熟悉和了解,同时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品质。评价小组名单要在评定工作开展前两周向评定班级所在的学生公布。对于该班三分之一以上学生有异议的小组成员,学校评价委员会要对其做出相应的调整。班级评价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班级学生评价工作、结果的形成、为学生做出综合性评价、接受家长的咨询等。

  (二)评价实施

  (1)小学生综合素质等级评价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同学互评、班级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学校总评等级认定等。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本人平时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个方面的要求,写出不超过200字的描述性评语,整理并提供相关证据,作为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参考依据。家长评价:由家长根据学生的表现按本方案评价标准逐项进行综合评定。

  同学互评:以班级为单为,每位学生根据同学平时表现、同学本人的陈述以及所提供的材料,依据评价标准对本班每一位同学(包括自己)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确定相应等级。

  班级评价:在学生自评与互评的基础上,班级评价小组的教师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访谈和调阅学生的成长记录袋等实证材料,对本班学生的学业成绩、个人特长、获奖情况及成长记录等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参考学生自评、互评与家长评价结果,依据评价要素和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相应等级。对学生本人和家长的评价结果,学校及其教师可根据平时的了解对其诚信度进行确认后方可参考。

  对于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要通过集体研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评价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委员会研究决定。

  (2)学年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认定办法:综合素质评价分为A(优

  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等。

  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学年综合素质评价可直接为“D”:①严重违反校纪校规者;②本学期受学校处分者;

  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优先考虑评定为高一级等级:①获得校级以上(含校级)综合奖励者;

  ②学期内获得校级以上(含校级)学科单项竞赛奖励者;③被教育部门或其他团体授予某种荣誉称号者;

  学校建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档案,如实填写《强坝学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五、制度建设与保障措施

  1、建立公示制度

  公示评价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公示各班评价小组的组成人员名单,以便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进行监督。评定过程要确保公平、公正、民主、透明。

  结果评出后,把等级评价为A、B级的学生名单及时在学校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一周),C、D等级的学生,由学校评价委员会和班级评价小组及时以通知单或其他形式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

  2、建立举报和申诉制度

  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评价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价结果存有异议,自公示之日起一周内,首先向学校评价委员会进行举报或申诉。学校评价委员会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及时解决,有问题的要及时纠正,无问题的要耐心给予解释说明。

  3、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

  学校要对参加评价的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深刻认识和理解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内容、标准、方法、程序、制度等,确保评价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要避免教师或他人对评价工作的非正常干扰,避免造成同学之间的不和睦团结,使评价变成互相之间的“挑错”和“指责”,要关注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及评价可能对同伴关系产生的消极影响。要加强舆论宣传,优化外部环境,争取广泛的理解和支

  持。

  六、评价结果的使用

  1、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一个学年或整个小学阶段各方面整体状况的书面评价,因此,应作为学生表现的主要依据装入学生学籍档案并向学生家长反馈。

  2、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但是各班进行的周评比、月小结可作为学期或学年总评的依据。第一学期学生的学科学习发展性评价和班级工作小组对学生做出的综合素质评价,可在学期期末向家长进行反馈。

  学生评价制度14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评价的依据,是教育方针规定的总目标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作为评价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制定学生评价制度如下:

  一、坚决抛弃用成绩优劣来判定学生好坏的陈旧标准,只用成绩优劣来衡量学生好坏不仅不利于培养人,而且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二、不要用固定的尺度和框框去要求学生。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纵横比较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重视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的运用。

  三、按照不同的层次评价学生,学生的表现,实际上存在不同的层次,有一般学生,有三好学生,有在某些方面或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也有特优学生。因此,在表扬、鼓励、评优、奖励、推荐等活动中,不能把眼睛只盯在“三好生”身上,应该不拘一格育人才,不拘一格评人才。

  四、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强调百分制、等级制和评语评价的`相互补充、相互结合,充分体现各类评定方式科学性和互补性。语文、数学、音乐等科目学习情况记录栏目中,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实际情况采用百分制或等第制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其它方面则采用的是等级制评价,一般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或A、B、C、D或星级评价等表示;而在兴趣爱好的评价中,采用评语式评价,教师可以用简短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或指出存在问题;改变学生的评语模式,让教师评语个性化、具体化、系统化,使之成为学生思想、行为真实写照,形成谈心式的评语模式。使评语在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学生评价制度15为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办学水平,兴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特制定该评价制度。

  1.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通过落实班主任操行评语等级方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纪律观念、守时、守纪、行为习惯等进行等级评价。学期末发放“家庭通知书”。

  2.为落实新的课程改革理论,体现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读、写、记忆、绘画、运算、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用不同的方式衡量学生。要考察学生的文化成绩,还要考察计算机理论与操作,考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考察实验操作动手能力,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增加相互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参加有益健康的文娱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审美能力,优化青少年的世界观。对学生的这些方面进行等级量化,以鼓励的态度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4.引入竞争机制,对各班学生进行纪律、文体活动、学习成绩,卫生工作,宿舍管理,班级文化建设,小制作小发明、竞赛等活动进行班级量化考核,鼓励班主任引领同学们向着积极、健康、向上的防向发展,实现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对学生评价强调百分制、等级制和评语评价的相互补充、相互结合,充分体现各类评定方式科学性和互补性。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学习情况记录栏目中,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实际情况采用百分制或等第制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其它方面则采用的是等级制评价,一般用优、良、及格、不及格或A、B、C、D等表示;而在兴趣爱好的评价中,采用评语式评价,教师可以用简短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或指出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所以说,这三种评价都是对学生学

  业成绩评价的有效方式。

篇三:学校学生评价制度

  

  价制度。避免孤立评价。保评价资料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需要相适应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陈沟学校学生评价制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自评,提倡家长、同学共同参与。三、学校要采取档案袋评价形式,注重指导教师有目的地收集二、学校要从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三一、学校要改变传统评价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以新课程改革评价理念为指导,坚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原则,推动全县中小学全面、客并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在学生档案袋评价过程中,要确学生测验、探究活动、调查、课外实践等学习状况的数据和资料,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评价过程中,要将三个方面有机结合,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既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注重学生学习的重共性、轻个性的弊端,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构建与新课程改革观、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小学生评四、对学生学业评价要采取自评与互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

  查制度。业评价工作。情况,及时反馈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使学生学业评价工作落实到实处,收到实效。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为出发点,能够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八、要依据《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细则》,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学七、学校要对班级学生学业评价情况进行检查,建立相应的检五、教师要立足于学生长远发展,以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潜六、学校要成立学生学业评价领导小组,制定评价方案、计划,标签:教育的实际,特制定如下细则: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小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教育部《关于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反映学有利于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更要发现潜在的发展可能性;既要重视结果,  (二)发展性原则。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自己,发现发展潜能;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内容、标准、方法、制度等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了解  (一)导向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和导向功能,评价的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推进课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专业支撑与制度建设为保障,采探索实践、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价相衔接,以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合作交流与育阶段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要求,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  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是:按照整体构建义务教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义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在综合素质评价中要坚持如下原则:

  观、公平、公正。(三)评价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度的要求,确定自评等级。为依据。全区小学各年级可依据此评价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更要重视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兴趣和特长;综合评语采用“优点+鼓励+希望”的基本模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实践证明,实施小学生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合作交流与探索实践、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个方面的内容。  (一)评价内容。包括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促进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使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本人平时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维评价和延缓评价,是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特长评价发展了学生小目标的确定使学生养成扬长避短,养成奋发向上的好习惯;等级  (四)客观性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力求评价结果的客  (三)可行性原则。制定的评价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力求灵活、  (二)评价依据。评价以《江西桑海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2.家长评价。家长根据学生在家的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小学生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即“目标+等级+特长+评语”的综合评价。

  价。

  个部分。评价委员会研究决定。不再对各维度加权出总等级。评价小组审核,可以进行调整。议,或提供相关证据,确定评价等级。断事实和记录作为评价依据应慎重,避免以偏概全。发展评价报告册》。评价结果报学校评价委员会审核认定。察、访谈和调阅学生的成长记录等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3.教师评价由班主任、科任教师组成。在学生自评、互评和家  (四)评价次数。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为学期评价、学年评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建立记录档案,要如实填写《小学生素质  如对学生最后的评价结果与学生的实际表现明显不符,经班级从多数的原则作出评价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  对于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要通过集体研究,按照少数服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将日常的片长评价的基础上,班级评价小组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维度的相关要求,通过家校联系卡对孩子的发展写出评价意见或建  学期等级。每学期从6个评价维度所包含的要素及其关键表现入手,通过整体判断对各维度给出一个等级,以A(优秀)、B(良(五)评价结果。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等级评价和综合评语两

  1.等级评价。等级评价只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五个维度进行评价,的特点和发展潜能。好)、C(合格)、D(不合格)呈现。区教体局统一编制,是证明学生综合素质情况的重要材料。  教师评价小组负责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和综合评语填入《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单》。《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单》由2.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整体描述,尤其突出学生

  三、组织机构

  4.接受各界人士的咨询。面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制定本地区的实施方案;

  2.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3.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制度,指导、监督区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3.审核学校实施细则以及评价的规章制度;

  1.制定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

  4.指导、监督所辖区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处违规行为,裁定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教研人员、校长等方面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5.接受和处理各界人士的咨询、申诉,纠正评价中的错误,查

  2.审核区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实施细则以及规章员名单要提前向全校公示,并报区、县(市)评价委员会备案。其家长代表组成,负责本校的评价工作。各学校评价委员会的组成人  (三)学校成立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和  (二)区级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由教育行政人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由教育行政人员、教研人员、校长等方  (一)为了搞好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市教育局成立小学

  成;序;传,努力做

  4.接受学生和家长的咨询。学校要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确定本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经学主要职责是: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

  2.为学生做出综合评语;

  2.认定班级评价小组成员;

  3.负责对班级评价小组的培训;心和良好的诚信品质。其主要职责是:

  3.填写《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报告单》;班级评价小组由学校评价委员会提名成立,成员由班主任、科任教师代表组成。评价小组成员不少于2人。小组成员为学生授课时间不能少于1个学期,且对该班学生比较熟悉和了解,有较强的责任

  1.负责组织实施对所分管班级学生的评价工作及评价结果的合

  4.组织并监督评价工作,对评价结果进行确认,对评价中出现

  1.落实区级实施方案,制定学校评价的实施细则,明确评价程  (四)班级成立评价小组,具体负责班级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1、区级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或实施方案,要通过广泛宣校主管部门

  单,便于学间为一周)及时以通知单致家长的一封学校要公示评价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公示各班评价小组组成人员名立诚信记录档案。(三)建立诚信制度(二)建立培训制度价人员的培训,做到

  价小组负责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培训。以记载,并报区教体办评价委员会备案。

  .学校要对教师进行诚信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学生准后,把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和结果进行公示,并通过家长会、结果评出后,各维度评价为A级的学生名单要及时在班级公示(公示时接受监督;B、C、D等级的学生,由学校评价委员会或班级评价小组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校负责对班级评价小组进行培训;班级评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组织好参与评不培训不上岗。区教体局负责对学校管理者1.区教体办评价委员会要对学校评价委员会评价人员建立诚信记录。如果在评价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应在相应的诚信记录中予2.学校评价委员会要给所有评价委员会组成人员、评价小组组成人员建

  做出的裁定为最终裁定。个部分。有关规定处理。要做好解释工作。生提供虚假证明,不影响学校正常的评价工作。2、对学校评价委员会的处理不满意的,申诉人有权向区级小学学生综

  .诚信记录不良的教师不能作为评价小组的成员;经查实,在学生综合

  .区教体局要把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考评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4.学校要对学生、家长进行诚信教育。做到客观公正,在自评和家长评核实,公正裁定,登记并备案,区级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合素质评价委员会举报或申诉。区级评价委员会应及时受理,认真价中做到实事求是。家长要协助学校与学生做好评价工作,不为学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评价过程中可能影响评价结果公平、不再对各维度加权出总等级。素质评价中有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的教师,要按照教师管理的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客观公正评价学生。的问题要认真受理,及时解决,有问题的要及时纠正,没有问题的周内,可先向学校评价委员会举报或申诉。学校评价委员会对反映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价结果存有异议的,自公示之日起一(五)评价结果。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等级评价和综合评语两

  1.等级评价。等级评价只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五个维度进行评价,的特点和发展潜能。三、组织机构

  4.接受各界人士的咨询。面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制定本地区的实施方案;好)、C(合格)、D(不合格)呈现。

  2.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2.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整体描述,尤其突出学生

  3.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制度,指导、监督区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3.审核学校实施细则以及评价的规章制度;

  1.制定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教研人员、校长等方面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区教体局统一编制,是证明学生综合素质情况的重要材料。  教师评价小组负责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和综合评语填入

  2.审核区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实施细则以及规章  (二)区级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由教育行政人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由教育行政人员、教研人员、校长等方  (一)为了搞好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市教育局成立小学《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单》。《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单》由  学期等级。每学期从6个评价维度所包含的要素及其关键表现入手,通过整体判断对各维度给出一个等级,以A(优秀)、B(良

  成;序;主要职责是: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

  2.为学生做出综合评语;

  2.认定班级评价小组成员;

  3.负责对班级评价小组的培训;心和良好的诚信品质。其主要职责是:

  4.指导、监督所辖区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处违规行为,裁定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3.填写《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报告单》;

  5.接受和处理各界人士的咨询、申诉,纠正评价中的错误,查班级评价小组由学校评价委员会提名成立,成员由班主任、科任教员名单要提前向全校公示,并报区、县(市)评价委员会备案。其家长代表组成,负责本校的评价工作。各学校评价委员会的组成人  (三)学校成立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和师代表组成。评价小组成员不少于2人。小组成员为学生授课时间不能少于1个学期,且对该班学生比较熟悉和了解,有较强的责任

  1.负责组织实施对所分管班级学生的评价工作及评价结果的合

  4.组织并监督评价工作,对评价结果进行确认,对评价中出现

  1.落实区级实施方案,制定学校评价的实施细则,明确评价程  (四)班级成立评价小组,具体负责班级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传,努力做单,便于学校主管部门间为一周)及时以通知单致家长的一封学校要公示评价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公示各班评价小组组成人员名学校要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确定本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经学准后,把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和结果进行公示,并通过家长会、结果评出后,各维度评价为A级的学生名单要及时在班级公示(公示时(三)建立诚信制度(二)建立培训制度价人员的培训,做到

  4.接受学生和家长的咨询。价小组负责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培训。1.区教体办评价委员会要对学校评价委员会评价人员建立诚信记录。1、区级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或实施方案,要通过广泛宣接受监督;B、C、D等级的学生,由学校评价委员会或班级评价小组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组织好参与评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校负责对班级评价小组进行培训;班级评不培训不上岗。区教体局负责对学校管理者

  立诚信记录档案。有关规定处理。生提供虚假证明,不影响学校正常的评价工作。要做好解释工作。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客观公正评价学生。以记载,并报区教体办评价委员会备案。2、对学校评价委员会的处理不满意的,申诉人有权向区级小学学生综价中做到实事求是。家长要协助学校与学生做好评价工作,不为学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价结果存有异议的,自公示之日起一如果在评价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应在相应的诚信记录中予素质评价中有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的教师,要按照教师管理的.学校要对教师进行诚信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学生

  .诚信记录不良的教师不能作为评价小组的成员;经查实,在学生综合

  .区教体局要把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考评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4.学校要对学生、家长进行诚信教育。做到客观公正,在自评和家长评2.学校评价委员会要给所有评价委员会组成人员、评价小组组成人员建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评价过程中可能影响评价结果公平、合素质评价委员会举报或申诉。区级评价委员会应及时受理,认真的问题要认真受理,及时解决,有问题的要及时纠正,没有问题的周内,可先向学校评价委员会举报或申诉。学校评价委员会对反映

  做出的裁定为最终裁定。核实,公正裁定,登记并备案,区级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

篇四:学校学生评价制度

  

  学校学生评价管理制度

  以下是学生评价管理制度的范本,学校可参照执行,也可视具体情况加以修改。

  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思想过硬、注重实践、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实现我校学生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根据学校校务会议的有关精神,学校特制定本学生评价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按照社会评价的要求改革学校评价体系,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二)建立“标准明确、自由申请,平等竞争、公开选拔,隆重表彰、严格要求”的学生评价制度。

  (三)按“荣奖分开、各有侧重,突出特色”的原则,设立新的评价办法。

  二、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综合积分

  (一)分项计分

  1.操行积分。一学期累计总分加权记分。

  2.第一课堂。按各课程学习成绩加权记分(不包括体育成绩)。

  3.体育成绩。

  (二)综合积分的计算

  综合积分=第一课堂计分80%+操行积分15%+体育成绩5%三、荣誉称号的评选条件

  (一)必要条件

  1.思想品德好,诚实守信,学习、工作认真负责,与同学关系融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生操行评定等级良好以上。

  2.第一课堂学习成绩本学期无不及格科目,或虽有不及格科目但总分排名在本班达到前5名。

  (二)任选条件

  1.第一课堂学习认真、学风严谨,学科成绩总分在本年级排名前3名,授予“学习特别优秀奖”;前5名,授予“学习优异奖”;前6~10名授予“学习优秀奖”(N指班级数)。

  2.第一课堂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进步明显,在学风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授予“学习进步奖”。

  3.在学科竞赛过程中成绩优秀,在全校范围内取每门竞赛科目的前10名,根据名次给予表彰。

  4.在演讲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取本班前2名,授予“演讲优秀奖”。

  5.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报告和实践情况,每班评选3份优秀报告,授予“优秀社会实践报告奖”。

  6.在社区服务中表现突出,根据社区服务的表现和成绩,每班评选3名同学,授予“社区服务优秀志愿者奖”。

  7.在书法、绘画、摄影、手工制作作品竟赛中,给所有获奖作品颁发证书表彰,授予一、二等奖获得者“艺术新秀奖”。

  8.在学校“文明学生”评选中,学校对获奖同学颁发证书表彰。

  9.在学校一年一度的校运会中,对单项成绩前6名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颁发荣誉证书。

  10.“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德育标兵”、“优秀品格奖”、“学习进步奖”、“出色口才奖”、“学识渊博奖”、“爱心使者奖”、“艰苦奋斗奖”、“创新思维奖”由各班推举产生。

  11.“三好学生”从“学习特别优秀奖”、“学习优异奖”、“学习优秀奖”和“学习进步奖”获得者中选拔,由各班选举产生,选举时还要侧重考察思想进步、热爱集体、明理诚信、全面发展等方面。

  12.“优秀学生干部”由政教处和团委从全校学生会干部中选拔。13.对于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授予相应荣誉称号。

  四、宿舍荣誉集体的评选条件

  (一)必要条件

  1.在宿舍内已形成团结友爱、积极进步、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风气,且宿舍卫生合格。

  2.所有宿舍成员第一课堂课程学习积极认真。

  3.所有宿舍成员学生操行评定等级良好以上。

  (二)任选条件

  1.宿舍内学习氛围浓厚,所有宿舍成员按时上课、自习,学习刻苦认真、相互勉励、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宿舍内大多数成员荣获过“学习进步奖”,可授予“勤学楷模”标牌。

  2.宿舍内关系融洽,成员之间情同手足,彼此坦诚相待、相互照

  顾、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信任,可授予“爱心大使”标牌。

  3.宿舍成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注重在活动中全面发展和提高自己,积极在学生组织、社团、班级担任职务,可授予“学生公仆”标牌。

  4.宿舍卫生整洁,宿舍制度健全,宿舍文化健康上进、富有特色,在内务卫生、午休纪律、晚休纪律的量化评分中,男、女生宿舍每周总积分分别取前六名,可授予“日常行为规范之星”标牌。

  五、优秀(文明、先进)班集体(团支部)的评选条件

  (一)必要条件

  1.全班同学团结友爱、积极进步,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优良班风。

  2.全班同学第一课堂课程学习积极认真,学风优良,各科总分成绩在本年级名列中等以上水平。

  3.全班同学操行及格率达95%以上。

  (二)任选条件

  1.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关心国家大事,积极追求进步,在学校的理论学习、知识竞赛活动中表现突出。

  2.积极参加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学校的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竞赛、人文竞赛活动中表现突出。

  3.积极参加学生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在学校一年一度的体育文艺周晚会或学校群众性艺术活动中表现突出。

  4.积极参加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体育达标等工作中表现突出。

  说明:

  1.优秀(文明、先进)班集体要求在符合必要条件的前提下,至少满足1项可选条件。

  2.优秀(文明、先进)班集体每学期结束时按照学校制定的相关先进班级评选方案进行评选。

  六、评选工作

  评选工作根据各项量化条例的量化结果或由政教处领导、年级、学生会干部代表组成的评选工作组统一组织评选,少数荣誉称号须经个人申请,由年级初评推荐、政教处公示后,报学校审核确定。

篇五:学校学生评价制度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五篇

  第一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强坝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学生素质发展状况评价,在小学教育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必须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素质教育的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素质教育的决定》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导向功能,通过评价来达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励和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也是整体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估,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和谐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关注终结性评价,而且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关注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

  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估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在同一阶段层面,不同个体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别,评估要注意这些发展变化。评估目标在保持基础性、稳定性的同时,要体现素质发展的阶段性、梯度性、独特性,为不同的学生提供相对的鼓励性评价,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多元性原则

  多元性原则,是指小学生评价主体与评价方法应该是多元的,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既有定量评价,更注重定性评价;

  既有课内评价,又有课外评价。有教师、家长、学生多个评价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的机会,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

  4、过程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是指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在评价过程中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反馈、自我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以便顺利达到预期目标。在操作过程中,坚持周评、月评、学期总评的连续评价方法,形成一个动态的评价过程。

  5、科学性原则

  建立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严格评价程序,开发简便易行的评价工具,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素质。

  6、激励性原则

  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评价真正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要注重评价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反馈、自我矫正,坚持月评、学期评、学年评的连续评价方法,达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的目的。

  7、民主性原则

  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开展有效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要及时沟通,增进了解,努力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评价内容及依据

  1、主要内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2、信息来源: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于学校每学期对学生发展状况详实的记录与评价。包括日常表现、关键性材料、学生特长表现记录等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评价时,所依据的材料必须客观、原始、真实,能充分证实该学生在评价项目中所达到的程度与发展的状况。

  3、关键材料:能够表明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材料,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于表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状况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主要包括:①关键考试的成绩:一般指期末考试或统考成绩,能表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②关键的表现性作业:指学生在真实背景下所完成的任务,如探究报告、小论文写作、网页制作、实验操作、小科技发明等,主要表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③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社区服务):主要体现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合作交往能力以及为他人、为社区服务的精神品质,包括学生参与各类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描述、活动成果、学生的感悟反思等;④特长与获奖情况:包括学生在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和组织的各类比赛中获得的奖励或能够证明自己特长与潜能的资料;⑤自我描述:即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包括个性描述、学习反思、感悟以及发展计划等;⑥他人的评语:指对学生有重要影响或对学生非常了解的人给学生的评价。

  4、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成长记录要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和学生的观察与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

  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实证性材料和数据为依据,要在充分参考学生成长记录和关键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作到客观公正,避免以偏概全。

  四、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1、评价时间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

  2、评价方法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用综合评语加等级评价的方法进行。综合评语主要对品德、情感、态度、日常表现以及学习情况进行定性描述,尤其要突出学生的素质特长和发展潜能,评语应准确、精练。等级评价主要根据表一中一级指标的六个项目分设四个等级(A为优秀、B为

  良好、C为合格、D为待合格)。

  3、组织与实施

  (一)组织机构

  (1)成立强坝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

  (2)成立强坝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负责全校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3)建立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工作,评价小组由班主任任组长,科任教师为成员,小组成员为3--5人。所确定的评价小组成员为学生授课的时间不能少于1学年,并对该班学生比较熟悉和了解,同时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品质。评价小组名单要在评定工作开展前两周向评定班级所在的学生公布。对于该班三分之一以上学生有异议的小组成员,学校评价委员会要对其做出相应的调整。班级评价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班级学生评价工作、结果的形成、为学生做出综合性评价、接受家长的咨询等。

  (二)评价实施

  (1)小学生综合素质等级评价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同学互评、班级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学校总评等级认定等。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本人平时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个方面的要求,写出不超过200字的描述性评语,整理并提供相关证据,作为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参考依据。家长评价:由家长根据学生的表现按本方案评价标准逐项进行综合评定。

  同学互评:以班级为单为,每位学生根据同学平时表现、同学本人的陈述以及所提供的材料,依据评价标准对本班每一位同学(包括自己)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确定相应等级。

  班级评价:在学生自评与互评的基础上,班级评价小组的教师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访谈和调阅学生的成长记录袋等实证材料,对本班学生的学业成绩、个人特长、获奖情况及成长记录

  等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参考学生自评、互评与家长评价结果,依据评价要素和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相应等级。对学生本人和家长的评价结果,学校及其教师可根据平时的了解对其诚信度进行确认后方可参考。

  对于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要通过集体研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评价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委员会研究决定。

  (2)学年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认定办法:综合素质评价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等。

  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学年综合素质评价可直接为“D”:

  ①严重违反校纪校规者;

  ②本学期受学校处分者;

  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优先考虑评定为高一级等级:

  ①获得校级以上(含校级)综合奖励者;

  ②学期内获得校级以上(含校级)学科单项竞赛奖励者;

  ③被教育部门或其他团体授予某种荣誉称号者;

  学校建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档案,如实填写《强坝学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五、制度建设与保障措施

  1、建立公示制度

  公示评价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公示各班评价小组的组成人员名单,以便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进行监督。评定过程要确保公平、公正、民主、透明。

  结果评出后,把等级评价为A、B级的学生名单及时在学校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一周),C、D等级的学生,由学校评价委员会和班级评价小组及时以通知单或其他形式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

  2、建立举报和申诉制度

  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评价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价结果存有异议,自公示之日起一周内,首先向学校评价委员会进行举报或申诉。学校评价委员会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及时解决,有问题的要及时纠正,无问题的要耐心给

  予解释说明。

  3、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

  学校要对参加评价的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深刻认识和理解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内容、标准、方法、程序、制度等,确保评价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要避免教师或他人对评价工作的非正常干扰,避免造成同学之间的不和睦团结,使评价变成互相之间的“挑错”和“指责”,要关注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及评价可能对同伴关系产生的消极影响。要加强舆论宣传,优化外部环境,争取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六、评价结果的使用

  1、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一个学年或整个小学阶段各方面整体状况的书面评价,因此,应作为学生表现的主要依据装入学生学籍档案并向学生家长反馈。

  2、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但是各班进行的周评比、月小结可作为学期或学年总评的依据。第一学期学生的学科学习发展性评价和班级工作小组对学生做出的综合素质评价,可在学期期末向家长进行反馈。

  第二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抓好抓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评价领导小组,组织学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社会代表参与,确定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运动技能与健康状况、审美与艺术技能、实践与操作技能评价小组组长及成员,制定评价方案。

  二、认真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学习文件精神和学校评价方案,领会评估标准、步骤及方法。

  三、实行评价公示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考试费用的收支,要提前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接受社会监督,争取社会各界对改革的理解与广泛支持。

  四、建立诚信制度:参与评价的有关人员,要签订诚信协议,并建立诚信档案,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关人员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

  五、做好培训工作,定期参加培训,结合学校对本校评价人员培训,做到公平、准确。

  六、实施校级监控制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对评定结果和考试成绩进行实时监控,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七、规范教师对评价学生的管理。如果说传统教学能够使广大教师围绕“升学率”转,那是因为我们的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制定了一套以学生成绩为核心的评价制度,评价结果与评优表模、奖金发放、岗位聘任、职称晋级挂上了钩,并不是教师所愿意的。如果没

  1有一套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又与评优表模、岗位聘任、奖金发放、职称晋级挂上钩的刚性的评价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学业评价的落实只会是纸上谈兵,仅仅限于理论的探索,这不是教师的个体行为所能改变的。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学生学业评价与考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引进外国先进学业评价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把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意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综合评价理念;在考试中,不论在命题指导思想上还是在试卷结构、命题技术等方面,都作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向素质教育过渡的进程。

  八、学生学业评价做到多元化。学业评价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多元学业评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具体表现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对象多元化、评价工具(评价方法)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和评价过程动态化。学业评价的原则也更多地反映多元化特点:

  1、学业评价是多角度的;

  2、学业评价关注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

  3、学业评价要反映教学信息,尤其是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在准真实情境中的运用情况;

  4、正式与非正式学业评价同等重要;

  5、学生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

  九、评价内容:低年级以学生活动空间为评价范围制定标准,围绕“上学去、入校来、课堂上、课间时、活动中、社区内、家庭里”七个活动场所进行评价;中、高年级学生评价主要从“品德行为、学习能力、身体素质、审美表现”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十、评价方法。评价主体为学生自评、合作者评、家长评、教师评。教师应作为学生评价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班主任既是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等项评价过程的组织者,又是评价的参与者,根据学生自主评价结果及班主任所掌握的情况,定期给学生评价,并负责在学期、学年结束时统计整理学生过程评价的资料和数据,做出终结性评价结论。其他任课教师负责本学科对学生的评价。

  (1)非测试性指标,如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情感态度等评价指标,两周一次。组织学生按照学校指出的月目标,进行自评,小组同学互评。自主评价后,小组长当场向班主任汇报评价结果,班主任发表意见。(是否同意小组评价意见,如同意,就按小组评价的分数记在班主任评价栏目中)由组长及时记录小组评价结论和班主任意见,受评人自己填写自评结论,形成过程性评价积累,终结性评价每学期一次,将过程评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终结性评价结论。

  (2)可测性指标,如学科成绩、健康状况、运动与艺术表现等,都是可以通过检测手段测试的项目,可按学科单元,教学或活动周期对每个学生进行单项或综合,口试或笔试,知识或技能,竞赛性或展示性测评,形成过程评价记录积累,学期末按照期末平时成绩分配的比例,进行终结性评价。

  十一、评价权重的衡量

  (1)非测试指标过程评价的权重与终结评价的构成比例,每两周进行的过程评价采取记分方法,过程评价项目中,每一项指标满分为10分,略有不足为8分,明显不足为6分,做得不好或很差为5—03分,(尽量以鼓励为主)。学期末进行汇总,汇总公式:自评(或小组评、班主任评),总分÷过程评价次数=学期自评(或小组评、班主任评)分数。总评按分配比例统计出总分之后,折合成等级(优、良、合格、待合格或)9—10分

  “优”;

  7—8分为“良”;

  6分为“合格”;6分以下“待合格”。

  非测试指标的评价构成人员的权重分配: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评占10%,小组互评占40%,教师评占50%小学中年级:学生自评占10%,小组互评占30%,教师评占60%小学低年级:学生自评占10%,小组互评占20%,教师评占70%“上学去”,“家庭里”两部分完全交给家长评。

  (2)可测性指标的分配比例:平时占30%,期末占70%。

  十二、评语及评价等级说明。班主任每学期在学生等级评价的基础上,给每名学生写出评语。评语应多采用激励性语言,注意以积极鼓励,正面肯定成绩为主,客观描述学生进步,潜能及不足。在等级评定和老师评语的前提下,小学高年级以上学生每学期制订出发展计划,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确定发展目标,不断进步。小学中、低学生写出自己发展的小目标,评价结果的处理。评价实行“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级制,作为相关评比的依据。评价结果要以《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方式通知家长。各班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促进评价功能、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和评价心理的转变。

  城关镇文胜小学

  2012年2月

  第三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大河中心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学生素质发展状况评价,在小学教育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必须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素质教育的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素质教育的决定》及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导向功能,通过评价来达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励和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也是整体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估,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和谐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关注终结性评价,而且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关注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

  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估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在同一阶段层面,不同个体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别,评估要注意这些发展变化。评估目标在保持基础性、稳定性的同时,要体现素质发展的阶段性、梯度性、独特性,为不同的学生提供相对的鼓励性评价,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多元性原则

  多元性原则,是指小学生评价主体与评价方法应该是多元的,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既有定量评价,更注重定性评价;既有课内评价,又有课外评价。有教师、家长、学生多个评价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的机会,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

  4、过程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是指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在评价过程中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反馈、自我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以便顺利达到预期目标。在操作过程中,坚持周评、月评、学期总评的连续评价方法,形成一个动态的评价过程。

  5、科学性原则

  建立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内容与评价

  标准,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严格评价程序,开发简便易行的评价工具,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素质。

  6、激励性原则

  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评价真正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要注重评价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反馈、自我矫正,坚持月评、学期评、学年评的连续评价方法,达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的目的。

  7、民主性原则

  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开展有效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要及时沟通,增进了解,努力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评价内容及依据

  1、主要内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2、信息来源: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于学校每学期对学生发展状况详实的记录与评价。包括日常表现、关键性材料、学生特长表现记录等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评价时,所依据的材料必须客观、原始、真实,能充分证实该学生在评价项目中所达到的程度与发展的状况。

  3、关键材料:能够表明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材料,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于表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状况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主要包括:①关键考试的成绩:一般指期末考试或统考成绩,能表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②关键的表现性作业:指学生在真实背景下所完成的任务,如探究报告、小论文写作、网页制作、实验操作、小科技发明等,主要表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③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社区服务):主要体现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合作交往能力以及为他人、为社区服务的精神品质,包括学生参与各类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描述、活动成果、学生的感悟反思等;④特长与获奖情况:包括学生在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和组织的各类比赛中获得的奖励或能够证明自己特长与潜

  能的资料;⑤自我描述:即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包括个性描述、学习反思、感悟以及发展计划等;⑥他人的评语:指对学生有重要影响或对学生非常了解的人给学生的评价。

  4、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成长记录要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和学生的观察与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

  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实证性材料和数据为依据,要在充分参考学生成长记录和关键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作到客观公正,避免以偏概全。

  四、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1、评价时间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

  2、评价方法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用综合评语加等级评价的方法进行。综合评语主要对品德、情感、态度、日常表现以及学习情况进行定性描述,尤其要突出学生的素质特长和发展潜能,评语应准确、精练。等级评价主要根据表一中一级指标的六个项目分设四个等级(A为优秀、B为良好、C为合格、D为待合格)。

  3、组织与实施

  (一)组织机构

  (1)成立大河中心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2)成立大河中心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负责全校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3)建立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工作,评价小组由班主任任组长,科任教师为成员,小组成员为3--5人。所确定的评价小组成员为学生授课的时间不能少于1学年,并对该班学生比较熟悉和了解,同时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品质。评价小组名单要在

  评定工作开展前两周向评定班级所在的学生公布。对于该班三分之一以上学生有异议的小组成员,学校评价委员会要对其做出相应的调整。班级评价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班级学生评价工作、结果的形成、为学生做出综合性评价、接受家长的咨询等。

  (二)评价实施

  (1)小学生综合素质等级评价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同学互评、班级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学校总评等级认定等。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本人平时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个方面的要求,写出不超过200字的描述性评语,整理并提供相关证据,作为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参考依据。

  家长评价:由家长根据学生的表现按本方案评价标准逐项进行综合评定。

  同学互评:以班级为单为,每位学生根据同学平时表现、同学本人的陈述以及所提供的材料,依据评价标准对本班每一位同学(包括自己)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确定相应等级。

  班级评价:在学生自评与互评的基础上,班级评价小组的教师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访谈和调阅学生的成长记录袋等实证材料,对本班学生的学业成绩、个人特长、获奖情况及成长记录等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参考学生自评、互评与家长评价结果,依据评价要素和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相应等级。对学生本人和家长的评价结果,学校及其教师可根据平时的了解对其诚信度进行确认后方可参考。

  对于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要通过集体研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评价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委员会研究决定。

  (2)学年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认定办法:综合素质评价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等。

  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学年综合素质评价可直接为“D”:

  ①严重违反校纪校规者;

  ②本学期受学校处分者;

  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优先考虑评定为高一级等级:

  ①获得校级

  以上(含校级)综合奖励者;

  ②学期内获得校级以上(含校级)学科单项竞赛奖励者;

  ③被教育部门或其他团体授予某种荣誉称号者;

  学校建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档案,如实填写《大河中心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五、制度建设与保障措施

  1、建立公示制度

  公示评价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公示各班评价小组的组成人员名单,以便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进行监督。评定过程要确保公平、公正、民主、透明。

  结果评出后,把等级评价为A、B级的学生名单及时在学校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一周),C、D等级的学生,由学校评价委员会和班级评价小组及时以通知单或其他形式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

  2、建立举报和申诉制度

  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评价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价结果存有异议,自公示之日起一周内,首先向学校评价委员会进行举报或申诉。学校评价委员会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及时解决,有问题的要及时纠正,无问题的要耐心给予解释说明。

  3、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

  学校要对参加评价的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深刻认识和理解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内容、标准、方法、程序、制度等,确保评价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要避免教师或他人对评价工作的非正常干扰,避免造成同学之间的不和睦团结,使评价变成互相之间的“挑错”和“指责”,要关注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及评价可能对同伴关系产生的消极影响。要加强舆论宣传,优化外部环境,争取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六、评价结果的使用

  1、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一个学年或整个小学阶段各方面整体状况的书面评价,因此,应作为学生表现的主要依据装入学生学籍档案并向学生家长反馈。

  2、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但是各班进行的周评比、月小结可作为学期或学年总评的依据。第一学期学生的学科学习发展性评价和班级工作小组对学生做出的综合素质评价,可在学期期末向家长进行反馈。

  都匀市大河中心校

  2010年9月

  第四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郏县龙山北街回族学校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一、指导思想

  对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反映中学阶段发展状况的重要手段。评价的结果不但要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而且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要有利于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新课程改革深入、健康发展;要有利于引导家长、社会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从而进一步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价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既要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其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三、管理制度

  根据教育部、省市有关文件和指示精神制定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并组织实施。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成长评定的基本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分别按照学期、学年进行阶段性评价,学生毕业时进行总评。

  四、评定机构

  为了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有序实施,学校成立评定工作

  小组,负责评定的有关工作。具体如下:

  1、学校评定领导小组

  组

  长:任国韶

  副组长:梁利晓

  任改红

  李小娟

  组

  员:各班正、副班主任

  工作职责:(1)制定学校评定工作实施方案和具体操作程序;

  (2)认定学校评定工作细则并上报;

  (3)对各班级评定工作进行指导,审定评定结果;

  2、教师评定小组

  按班级设定,每班各设一小组,成员由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

  工作职责:负责对班级学生综合表现的评定。

  3、学生评定工作组:由同班全体学生组成,班委牵头负责组织。

  工作职责:每位学生要客观公正的进行自评和互评。

  五、评定具体内容

  1、综合表现评定

  根据省市教育部门相关精神,评定内容分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行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六个方面。

  综合表现评价结果由综合表现评定和综合性评语两部分组成。综合性评语主要对学生综合表现内容的六个方面进行定性描述,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技能。综合性评语要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的基础上,由班主任撰写。

  综合表现评定:各班根据学生综合表现评定内容的六个方面,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将其具体化,力求科学性和可行性。综合表现评定结果为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

  ①高中三年来曾被评为市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的可直接评定为优。高中三年中三个学期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的可直接评定为优。

  ②对不合格等级的评定要特别慎重,并要附加说明理由,对有违法行为或受到学校纪律处分未撤销的学生可评为不合格。班级要将该

  学生材料和评定结果报校评定领导小组复核认定,才能确定评定结果。

  ③各班可根据学生量化考核和班级实际情况,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活动、学习能力、情感健康、公益活动等有关表现,确定学生综合表现评定等级。

  ④评价实证材料。各班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生提交的实证材料作为评价依据,内容包括:学科成绩、代表作品、作业或证书复印件、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的有关记录和证明、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表彰、获奖文件或证书等真实性材料。

  学生成长材料是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材料。成长材料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能真实完整反映学生三年成长情况。

  2、测评等第

  主要是对能够体现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部分项目进行定量测评。测评项目包括:道德品德(规范行为,文明礼貌),公民素养(遵纪守法),审美与表现(音乐、美术等)、运动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等),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与品质),交流与合作(在活动与操作中表现的素质)等六类。

  3、评定要求

  各班要对学生、家长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学生所有与综合素质测评有关的书面材料要按照学校工作安排及时上交。各班、各位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和时间完成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工作,并按要求书面上报测评中碰到的问题,及时做好相关资料整理、数据分析、案例收集和经验总结等工作。任何班级、教师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学生平时成绩和评价结果。

  4、学校评价领导小组评定依据

  根据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定三项评定进行综合评定

  六、评定程序

  1、各班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的教师评定小组。

  2、以班级为单位,宣传学习评定方案及操作方法。

  3、按照《综合素质测评表》中内容组织学生自评。每个同学对其

  它同学(包括自己)进行评定。班委对所有参评学生评定等级进行统计,按规定比例分别综合评定为A、B、C、D四个等级。

  4、各班级评定组长(班主任)填写“综合性评语”。

  5、学校评定领导小组对评定结果进行审核。查看学生各评测点的具体评定情况,然后根据各项评定等级所占权重对每个学生进行总评,如认为评定结果有明显偏差,可启动复评程序。

  第五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剑南

  我校为全面推进初中新课程改革,构建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通过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逐步建立科学、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现遵循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依据上级一系列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它将是我校新课改背景下进行学生评价的纲领性文件。

  一、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作用和教育功能,通过对学生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3.通过学生发展性评价科学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通过学生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知识能力和谐发展,并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评价原则1.全面性原则

  既要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评价,更要注重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纠正单纯以文化课考试成绩评价学生、选拔学生的错误做法。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每一学期的评价要注重学生一学期的表现和发展情况,毕业时的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要注重学生在各个学期的表现和发展情况,要让学生的发展过程成为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是一个非学业性的评价。如果只采用分数或等级等量化的东西来对它进行评价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只有根据它的过程性、发展性的特点,采用诸如成长记录袋等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结果,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4.日常表现和标志性发展结合的原则

  评价既要看到学生取得的标志性绩效,又要注重学生在日常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道德、价值观、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的养成。

  5.以评价促发展的原则

  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重在未来,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让评价成为激励成长的有效手段,要求评价反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寑展前进的动力。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去享受成功的愉悦,鼓励学生从评价中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6.诚信、公正、公开的原则

  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因此评价要实事求是,要诚信公正,让学生通过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树立发展的目标和信忣。

  三、评价体系

  (一)评价内容:主要由综合素质评价和考试成绩两个方面组成。其中综合素质由公民道德与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五个部分组成;考试成绩由学生初中中阶段学科课程过程性成绩和学业水平监测成绩两部分组成。

  1、公民道德与素养

  (1)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2)遵守学校纪律,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法律。(3)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4)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具有社会责任感。(5)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6)诚实守信,举止文明,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嚌生活习惯。2.学习态度与能力(1)有学习的愿望和兴趣。

  (2)学习态度积极,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3)能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水平,养成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

  (4)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解决问题。(5)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3.实践与创新

  (1)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态度认真,效果显著。

  (2)探索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初步养成在实践中发现、探究和创新的精神。

  (3)敢于探索和尝试新鲜事物,有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意识。(4)认真对待实验课程,动手能力强。

  4、运动与健康

  (1)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身体健康。

  (3)树立健康意识,培养健身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审美与表现

  (1)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2)积极参加艺术活动,能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3)衣着整洁,举止得体,语言美、行为美。

  四、评价办法

  (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根据评价标准,学期末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做出等级评价和写实性评语,评价信息由班主任登录在我校学生发展性评价记录手册上。学生的成长记录还应包括具备能够反映学生成长过程的实证性资料,要客观、公正、富有个性化,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

  (二)综合素质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主任评价和任课教师评价,分别从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等级评价。

  在学生自评中,学校要事前把学生评价的意义、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向学生作出说明,提出要求。学生自评以学生自己的成长记录为主要依据,描述和分析自己在五个方面的表现、表达自己的感悟,提出自身前进的方向,并为自己在五个方面确定一个评定等级。

  在学生互评中,学生单项发展内容获得优秀等级达到70%以上且不合格等级不超过5%,或优秀与良好等级合计达到85%以上、其中优秀等级达到50%以上且不合格等级不超过5%,该项发展内容的学生互评等级为“优秀”。优秀和良好等级合计达到80%以上且不合格等级不超过5%,该项发展内容的学生互评等级为“良好”。学生单项发展内容获得优秀、良好、合格等级合计达到60%以上,该项发展内容的学生互评等级为“合格”。学生单项发展内容获得不合格等级达到或超过

  40%,该项发展内容的学生互评等级为“不合格”。

  在任课教师评价中,以班级为单位,由所有任课教师组成学生教育评价小组,根据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对学生的前三项发展内容做出等级评价。后二项评价内容主要由相应学科的任课教师做出等级评价。

  综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主任评价、任课教师评价的结果,学生单项发展内容获得至少3个优秀等级且没有不合格等级的,该项发展内容可确定为优秀等级。学生单项发展内容获得至少3个良好以上等级且没有不合格等级的,该项发展内容可确定为良好等级。学生单项发展内容获得至少3个合格以上等级的,该项发展内容可确定为合格等级。学生单项发展内容获得2个以上(含2个)不合格等级的,该项发展内容可确定为不合格等级。

  (三)除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做出等级评价外,班主任还要对学生一学期来的成长表现做出写实性评价。写实性评价应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地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以及不足,同时要制定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

  信,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

  (四)学生在完成初中阶段性学业时,学校要根据学生成长,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做出终结性评价。

  班主任还要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等方式向家长介绍评价的内容和要求,并介绍学生的表现情况。请学生家长根据以上情况和对学生的日常了解,提出评价意见。

  五、评价结果的运用

  (一)等级评价是对学生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起,在学期末反馈给家长。

  (二)每学期的等级评价结果要作为评优评先、奖励表彰的重要依据。学校在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推荐市级、省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时,要将学生的等级评价结果作为重要依据。

  (三)可以根据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情况,评选各类个性发展突出的优秀学生,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激励。

  (四)学生在完成阶段性学业后,只有各项终结性评价全部达到合格或合格以上等级,方可取得毕业证书。

篇六:学校学生评价制度

  

  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在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建立有效的学生评价机制是使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的一种方法,所以老师要做好对学生的评价,用积极向上的激励学生。下面是小编整理对学生的评价机制的范文,欢迎阅读!对学生的评价机制篇一

  一、传统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评价,主要是集考试分数和名次于一张试卷,学期末据此来对学生做出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试图通过用分数排队的办法,来刺激学生进取,这就使甄别成为评价和考试的一个重要功能。分数被异化为人才的质量标准。这样的评价考试只有少数学生受到积极的鼓励与肯定,体验成功的快乐,心情开朗,充满自信,而更多的学生因为教师的横向比较,受到批评,惩罚而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使学习更加困难。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学生、老师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教育的过程常常出现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除考试科目外素质教育的其它方面受到极大冲击,学生的个性被压仰,兴趣和爱好得不到培养。

  二、评价制度改革的基本趋向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人与人之间没有智力上的好坏高低之分,只有多种智力不同组合形成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成功创造机会,“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应当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教育评价主体、评价的指标也应当多元化。

  三、改革评价制度的实施方案

  1、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

  我们在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中取消了百分制,分作A、B、C、D四个等级。在素质发展报告单上,从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个性特长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2、考试制度的改革。

  继续在6-9年级对语文、数学学科实施分项考核。语文考核内容除朗读、写字、古诗文、背诵、作文外,可考虑对口语交际、表演课本剧、语文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考核,数学学科除口算、应用题外,可考虑对数学实践活动的考核,考核时间和方式由原来的每个级部每学期下半学期考核一项内容改为每学期至少在上、下半学期各考核一项内容。同时,加大对音、体、美、常学科的考核力度,对音乐学科除进行(声乐、视谱、节奏等)基本技能的考核以外,本学期又增加了音乐知识考核,美术学科除进行美术基本知识的问卷监测考核外,根据不同级部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绘画表现测试。体育学科加强对我校传统项目小篮球技能的考核。

  3、构建目标体系,注重多元性,让评价“立”起来。

  根据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我们尝试把评价目标细化分解,构建起立体化的目标体系。

  ①学业目标具体化。一是以纸笔测验为主的评价指标,包括单元测试、期末综合测试、学生的自测和互测等项目,根据学期初计划按时组织考核;二是体现学习过程的评价指标,包括各学科课堂作业、练习、实践、手抄报、学生、生活中的数学专集等项目,实行小组、班级、学校三结合评价,全员参与,取长补短;三是以面试操作为主的评价指标,包括语文、英语学科的口语交际、朗读、阅读、讲故事、古诗文诵读等,数学学科的口算、估算、空间想像力、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其他学科的演唱技能、艺术欣赏、实验操作、计算机操作、身体素质等项目,根据学校计划定期进行考核。

  ②特长目标个性化。包括优秀日记、创新设计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及资料、研究性学习成果、演讲、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参与等,只要有一技之长,学生即可提出申请,然后由老师、学生和家长

  研究制定考核标准和办法,经考核合格者学校发给《特长生证书》。

  4、加强过程性评价,优化学业目标,让评价“实”起来

  一是课堂评价、单元评价与期末验收相结合。课堂评价重点看“三度”,即参与活动的态度、广度和深度,看学生是否关注问题情境,积极参与活动,是否以多样的方式参与活动,是否能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是否能够倾听、协作、分享。单元评价重点看单元目标达成情况。学期初,各科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制定出各单元具体的评价目标,根据教学进度及时进行单元评价,及时弥补不足。期末验收则依据多种形式的期末考试,结合平日课堂情况及单元评价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二是书面测验与面试操作相结合。根据不同学科测评内容的不同,灵活选择评价方法,尤其是语文和英语学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很难通过书面测验来评价,而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设情境进行面试有利于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三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业目标以定量评价为主,实行等级制;教师注意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变化,从单项考核中发现提高,从日常活动中发现进步,并能及时送上一张言词恳切富有鼓励性的评语卡,期末写出综合评语。

  5、强化形成性评价,落实非学业目标,让评价“活”起来

  ①注重随机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活动中时常有闪光的行为表现出来。为了及时抓住这样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老师们可创设“心之桥”、“心灵对话”、“星光闪耀”等评语卡,当学生接到话语亲切、设计精美的评语卡时,其激励之功不言而喻。同时教师将口头评价、体态评价、星星符号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②突出特长评价。为了激励学生形成兴趣、爱好,发展个性,我们把学生特长的发展作为一个重要领域进行评价,先由学生自己申报,然后组织任课教师、家长、同学进行评定,最后由班主任写出推荐意见,经学校审查通过后,进行大会表彰,发给特长生证书。

  ③倡导作业评价。应该让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与辛劳。为了让学生真正获得这样的体验可建立作业评语卡,教师在批改作业和检测试卷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与变化,并能及

  时给学生写上几句激励性的评语,每学期写给每个学生书面作业评语不少于5次。建立学生作业互评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小组评、集体评,每个学生每学期主动找家长评价不少于10次,找亲友评价不少于5次。

  ④尝试档案评价。成长记录袋就是有意识地收集学生作品以及其他相关证据,以反映学生在某一特定领域的努力、进步和成就。成长记录袋的用途主要有三种:展示最佳成果、描述学习过程、评估学习与发展的水平。

  为了充分发挥“档案”的评价功能,要让学生用活、用好“档案”,让档案真实记录学生的成长事迹,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航标灯。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应在班主任指导下,由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共同参与,协商选择档案内容。一般应包括:

  a.我的个人小档案。每学期初填写一张。入学时,作为学前调查,请家长填写。以后,由学生个人在老师指导下填写。

  b.学科学习表现。语文、数学平日上好评价指导课,用好评价表,每月总评一次,征求学生意见后入档。单元测试按进度进行,根据学生意见确定是否入档。

  音、体、美等学科,由任课教师设计体现学科特点的评价表,每月评价一次,征求学生意见后入档。

  c.收获园。特长作品、各科试卷、录音、录像带、同学评语、家长的话、荣誉证书、考级证书等,凡是体现学生成长过程的材料都可以积累存档并且可以随时更换,让学生展示自己最强、最好的一面。

  d.“我长大了”。主要集存各方对学生本人的印象和评价,可包括:“家长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我看自己”四大栏目,一般在每学期末由班主任协调各方填写。

  另外还要重视家长和社会的评价。为使这些评价落到实处,都要制定具体措施。

  ⑤改革操行评语。旧有的操行评语多是抽象概括的空洞说教,有的是空泛的套话,有的是结论式的定语……这使得操行评定工作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强操行评语的针对性、具体性和鼓励性,在形式上变“人称”、变语气、变文体。既满怀爱心地肯定学生的成绩,又委婉中肯定指出不足,从而激发起学生

  的信心。

  对学生的评价机制篇二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我校结合实际,不断强化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质量监控与管理,全面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从而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导向机制。

  一、遵循教育发展规律,进一步明确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是建立系统评价制度的基础性工程。建立科学的小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是评价的根本目的。

  从这一目的出发,我校在学生评价工作中坚持四项教育原则:

  1、主体性原则,即充分体现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自评的组织,保证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全面地发展。

  2、方向性原则,即端正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办学方向。

  3、动态性原则,不用一个标准评价学生,不拿一个框框限定学生,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发挥。

  4、全面性原则,即全面反映学生发展实际,反映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到达程度,各育并举,全面发展。

  二、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科学确定评价内容

  我校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了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特长发展7个方面评价内容,每个方面又细化为几项二级指标,在二级指标基础上制定出若干条全面、具体可行的三级评价标准。如“劳动素质”细化为“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习惯”三项内容,其中劳动习惯又分为“养成生活自理习惯”、“主动从事集体劳动或家务劳动”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三个具体的直接评价标准。

  各学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又根据本校实际,对评价标准中的条目进行分解。

  三、贯彻发展性评价思想,改革评价方式方法

  我校从促进学生发展角度出发,大胆改革评价方式,把形成性评

  价、督导性评价和社会评价有机结合,对学生素质评价进行全程监控。学校采取自评与他评结合、平时与期末结合、考试与考核结合,观察法、问卷法、测试法并用,“学生成长记录簿”、学生自己出考试题、学生评价联系卡、评价课等形式综合运用。整个评价方式为:描述化评价+等级化评价+评语。

  1.建立形象化评价模式,对思想品德、心理、身体、审美、劳动、特长进行描述化评价。描述化就是按照思想品德、心理、身体、审美、劳动、特长所包含的各项内容,用正面、鼓励性语言去评价,不计分,不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特长的评价,可以用形象化的评价语言描述。

  2.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模式,对文化素质进行等级化评价。

  等级化评价就是按照教育部调整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学科设置的要求,把学科分为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两大类实行等级评定。学生成绩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即优秀、良好、及格、需努力四个等级,进行三种方式评价,即提问评价、考试评价、作业评价。

  3.改革形式和内容,推行融入素质教育目标的人文化评语。评语是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定性的评价。我们提出,教师要树立全新的素质教育评价理念,评语要采用第二人称直接面向学生,要求教师用孩子的语言,朋友的口吻,长辈的爱抚来肯定成绩,指出不足,鼓励进步。要求评价面要宽,针对性要强,内容要具体,评价要准确,以鼓励为主。评语的基本模式是优点+鼓励。在评语中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殷切的期盼。

  4.开设评价课,进行示范性集中评价。为增强评价的民主性、科学性、准确性,扩大参与面,增强透明度,我校开设了评价课,每学期进行两次。做到人人有自评机会,有他评权利,教师综合自评、他评意见进行汇总,并在课堂上通报,征求受评者和他评者意见,以引领学生照标准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评价,找出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不断进步,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

  5.建立成长记录簿,随时监测学生成长状况。针对课堂时间有限、评价内容复杂的情况,我们要求班级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把评价贯穿

  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具体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和班干部协作完成这项工作,把档案内容纳入到学生评价之中。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任课教师随时记录,课余时间的表现(劳动、活动、文明礼貌等),班主任和班干部随时记录,家中表现,班主任及时向家长了解,然后每两周进行一次汇总,并和学生见面,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哪方面进步了,哪方面还需努力。学校随机抽查,并选择恰当时机进行择优交流,总结评价经验。

  另外,我校还建立了学校、家庭、学生评价联系卡,每周填写一次。通过联系卡使家长随时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教师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学生了解教师、家长对自己的关注,形成学生评价网络。

  四、严格评价制度,发挥导向作用

  为了搞好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我们重视各项制度的建设,通过严格评价制度,发挥导向作用。

  1.建立了形成性评价制度,保证评价工作正常、有效地开展。学校制定评估办法,成立了领导组织,专人负责学生评价工作的检查与指导。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认真填写评估手册,及时与家长联系,指导学生。

  2.建立了督导评估制度。不断加大督导评估工作力度,督促学校做好学生质量的评价工作。督导检查采取随机、随时、不预先通知的抽测办法,把抽测结果作为该项全年成绩纳入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奖惩。

  3.建立并不断完善学生自评制度。学校定期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宣讲开展学生质量评价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并采取有力措施,倡导学生投身到评价中来,认真、自觉地开展评价。努力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正常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使所有学生能够在评价中既展开竞争,又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为强化学生素质评价工作力度,我们明确规定:要将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操行和素质评定最终结果,作为学生评优、奖励的基础条件;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价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依据,从而提高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个

  方面对学生素质评价的重视程度,为推进素质教育营造了良好氛围。

  对学生的评价机制篇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的意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保障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制定本制度。

  一、评价应坚持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指导思想、指标设定、权重分配、结果处理等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科学性原则。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遵循教育规律,保证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做到准确、合理、客观、公正。

  3、民主性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全员参与评价。

  4、激励性原则。通过评价,找出差距,激发内部活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5、实效性原则。制定科学评价体系,增强学生成长的外部驱动力

  二、评价的形式和内容及评价标准

  1、评价形式

  第一,采取学生会值周为评价手段,每天早、午、晚对学生全体在校的表现进行评价;并记录在班主任工作成绩上,作为年度评优之条件。第二采取班主任、科任平时和学期对个体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反映在素质评价手册上)。

  2、评价内容:

  学生个体综合素质评价按评价原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即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

  3、评价标准

  结合我校实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将以二十六条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较强的社会主义信念,了解家乡的历史和乡情,关心国家,关心时事政治。

  (2)主动学习哲学知识,具有初步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思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具有较强的集体观念、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4)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尊重他人,行为自律。

  (5)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分辨是非能力,遵纪守法,善于同违法及不良行为作斗争。

  (6)具有较强的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告和公共秩序,爱护、保护环境。

  (7)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8)能与他人一起确立并实现目标,尊重理解他人的处境和观点,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9)学习目的的明确,态度端正,能承担起学习的责任。

  (10)学习自主,勤于思考,积极动脑、动口、动手。

  (11)有和自我检查学习的能力,能正确运用各种学习策略,善于处理各种信息。

  (12)掌握各学科基本技能、实验操作技能和现代信息技术。

  (13)勇于创新。

  (14)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15)心胸开阔,人际关系融洽,责任意识强。

  (16)有稳定的情绪、情感,有一定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17)体形、体态发育良好,科学地锻炼身体,身体健康。

  (18)体育课达标。

  (19)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基本的卫生保健常识。

  (20)热爱大自然,具有感受自然美的能力。

  (21)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意识,能正确辨别社会和生活中的美和丑。

  (22)具有一定赏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23)能自觉做到行为美、语言美、行为美。

  (24)具有劳动光荣意识,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公益劳动。

  (25)劳动技术课成绩优良。

  (26)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掌握1—2项简单的生活或生产劳动技能。

  三、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1、评价严格按照准备阶段、组织实施阶段、结果处理阶段等基本程序运行。

  2、每学教导处具体组织一次评价,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评价。

  3、自评工作包括学习动员、分层自评、综合分析、民主审议、总结讲评等阶段,最后完成自评。

  四、评价结果的处理与运用

  1、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改进意见。

  2、评价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应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对策性建议。

  3、评价结果应作为各类评价的基本依据。

  五、组织领导及条件保障

  1、评价由政教处统一领导,科任及班主任具体负责,教导处参加。

  2、各班级应高度重视,为评价科学、规范、顺利进行创设必要的工作条件。

  3、评价工作开展情况作为考核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4、建立学期评价制度。

篇七:学校学生评价制度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

  郏县龙山北街回族学校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一、指导思想

  对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反映中学阶段发展状况的重

  要手段。评价的结果不但要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而且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因此,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自我认

  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要有利于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新课程改革深入、健康发展;要有利于引导家长、社会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从而进一步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价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既要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

  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其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

  三、管理制度

  根据教育部、省市有关文件和指示精神制定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并组织实施。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成长评定的基本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分别按照学期、学年进行阶段性评价,学生毕业时进行总评。

  四、评定机构

  为了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有序实施,学校成立评定工作小组,负责评定的有关工作。具体如下:

  、学校评定领导小组

  组

  长:任国韶

  副组长:梁利晓

  任改红

  李小娟

  组

  员:各班正、副班主任

  工作职责:(1)制定学校评定工作实施方案和具体操作程序;

  (2)认定学校评定工作细则并上报;

  (3)对各班级评定工作进行指导,审定评定结果;

  、教师评定小组

  按班级设定,每班各设一小组,成员由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

  工作职责:负责对班级学生综合表现的评定。

  、学生评定工作组:由同班全体学生组成,班委牵头负责组织。

  工作职责:每位学生要客观公正的进行自评和互评。

  五、评定具体内容

  、综合表现评定

  .

  根据省市教育部门相关精神,评定内容分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行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六个方面。

  综合表现评价结果由综合表现评定和综合性评语两部分组成。综

  合性评语主要对学生综合表现内容的六个方面进行定性描述,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技能。综合性评语要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的基础上,由班主任撰写。

  综合表现评定:

  各班根据学生综合表现评定内容的六个方面,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将其具体化,力求科学性和可行性。

  综合表现评定结果为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

  ①高中三年来曾被评为市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

  员的可直接评定为优。

  高中三年中三个学期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的可直接评定为优。

  ②对不合格等级的评定要特别慎重,并要附加说明理由,对有违

  法行为或受到学校纪律处分未撤销的学生可评为不合格。

  班级要将该学生材料和评定结果报校评定领导小组复核认定,才能确定评定结果。

  ③各班可根据学生量化考核和班级实际情况,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活动、学习能力、情感健康、公益活动等有关表现,确定学生综合表现评定等级。

  ④评价实证材料。各班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生提交的实证材料

  作为评价依据,内容包括:学科成绩、代表作品、作业或证书复印件、.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的有关记录和证明、经

  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表彰、获奖文件或证书等真实性材料。

  学生成长材料是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学校为每个

  学生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材料。

  成长材料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能真

  实完整反映学生三年成长情况。

  、测评等第

  主要是对能够体现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部分项目进行定量测评。

  测评项目包括:道德品德(规范行为,文明礼貌),公民素养(遵纪

  守法),审美与表现(音乐、美术等)、运动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等),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与品质),交流与合作(在活动与操作中表现的素质)等六类。

  、评定要求

  各班要对学生、家长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学生所有与综合素质

  测评有关的书面材料要按照学校工作安排及时上交。

  各班、各位教师

  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和时间完成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工作,并按要求书

  面上报测评中碰到的问题,及时做好相关资料整理、数据分析、案例

  收集和经验总结等工作。

  任何班级、教师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学生平

  时成绩和评价结果。

  4、学校评价领导小组评定依据

  根据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定三项评定进行综合评定

  六、评定程序

  1、各班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的教师评定小组。

  .

  2、以班级为单位,宣传学习评定方案及操作方法。

  3、按照《综合素质测评表》中内容组织学生自评。每个同学对

  其它同学(包括自己)进行评定。班委对所有参评学生评定等级进行

  统计,按规定比例分别综合评定为

  A、B、C、D四个等级。

  4、各班级评定组长(班主任)填写“综合性评语”。

  5、学校评定领导小组对评定结果进行审核。查看学生各评测点

  的具体评定情况,然后根据各项评定等级所占权重对每个学生进行总

  评,如认为评定结果有明显偏差,可启动复评程序。

  .

篇八:学校学生评价制度

  

  XXXX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一、评价目的: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成长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及调控功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成长过程,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保障素质教育顺利实施。

  二、评价原则:

  在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坚持如下原则:

  1、多元性原则。根据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学习品质与能力、体育活动与健康等方面素质设计出多种因素,多层次评估体系,在单项评价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性的综合评价,力求全面客观地评价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反映学生的实际。

  2、主体性原则。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发动、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动力。

  3、过程性原则。注重评价过程,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规范自己的习惯与言行,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组织学校中层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家长代表参与,确定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运动技能与健康状况、审美与艺术技能、实践与操作技能评价小组组长及成员,确定评价内容、方式、方法等。

  -1-

推荐访问:学校学生评价制度 评价 制度 学校